张大千从敦煌带出来的线条,收藏了!

张大千 凤萧图

欣赏张大千的这些作品,我们不能不为其精湛的艺术功底与优美的线条所折服。衣纹、褶皱及人的神态寥寥数笔便表现得活灵活现,体现出大师高超的线条运用和传神技巧。

张大千 散花天女

线条是中国画的生命符号,在艺术家眼里,线条不仅是表现画面“形”的工具,更是“意、神、韵”的重要体现。线条作为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语言,无论山水、人物、花鸟离开了线条,画面就会失去中国画独特的味道。

张大千 飞天图

线条的长短、粗细、繁简、疏密、浓淡、虚实、交错、顾盼、呼应等,不但是画面造型的需要,更是画家内心情感的流露,带有画家感情的线条才是真正的国画线条,也才能使整幅画富有节奏美和韵律美。

张大千 天女散花

从1941年春至1943年夏,张大千曾远赴敦煌,偏居两年零七个月,摹习壁画。敦煌壁画优美的线条深深吸引了张大千。

他说,敦煌佛像那种线条的劲秀绝伦,简直和画家所说的“铁画银钩”一般,而画人像、佛像最重要的便是线条,人物画的线条,尤其是要有刚劲的笔力,一条一条地划下去,如果没有笔力,哪能够胜任?

张大千 敦煌佛像

敦煌之行使张大千眼界大开,他说:“在艺术方面的价值,我们可以这样说,敦煌壁画是集东方中古美术之大成,敦煌壁画代表了北魏至元近千年来我们中国美术的发达史。换言之也可以说是佛教文明的最高峰。”

张大千 观音大士

这件作品是张大千1940年避居青城山时所作,即是以其朝鲜红颜、甚至曾一度想纳为夫人的池春红为原型创作并以为敬贺叶恭绰六十大寿用的。

此幅一反当时张大千其它人物作品的画法,整幅画面竟全以清新脱俗、整洁淡雅为要,毫无《红拂女》之类的“浓妆艳抹”,甚至也不类于他以池春红为原型的其它画作,人物的线条、设色、描摹、勾勒与云的工笔刻画相互呼应,足见张大千于池春红用情之深,至于奉其以为高不可攀的女神。

而以自己最魂牵梦系的女人画像作为寿礼,敬献自己视同兄长的莫逆之交,张大千此幅亦可谓他自己绝无仅有之作,似乎也是至今可见的近现代绘画史上惟一的一件。

张大千 天女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他的治学方法,值得那些试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画家们借鉴。

张大千 龙女礼佛图

张大千 白衣观音

张大千 白衣观音

张大千 白衣观音

张大千 天女散花

张大千 扑蝶图

张大千 临摹敦煌壁画手稿

张大千 白描仕女画稿

张大千 白描仕女画稿

张大千 仿唐人漠高窟仕女图

声明:本平台是用于欣赏与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合作微信:xhh34437366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