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的裙子,令贾宝玉差点被薛蟠打死?详解情解石榴裙的两个伏笔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关乎了贾宝玉和香菱的结局。关于这段草蛇灰线,又有什么故事要发生呢?这要从香菱在贾宝玉面前换裙子说起。
那一天是贾宝玉生日,贾母、王夫人等不在家,王熙凤又病着,薛姨妈说自己在不便宜就自去休息,留下众人只在园子里取乐。
香菱因为薛姨妈不在乐得自在,与几个小戏子、小丫头一起斗草游戏。
斗草是古代端午节前后,流行于民间少年和闺阁之间的游戏。寻各种异草花卉,通过典故和珍奇比拼胜负,是为“斗草”。
香菱娇憨,斗草时拿出的夫妻蕙被荳官嘲笑她想“汉子”,一时间两人滚到一起玩闹,香菱的新裙子就浸湿在脏水里了。
(第六十二回)香菱起身低头一瞧,那裙上犹滴滴点点流下绿水来。正恨骂不绝,可巧宝玉见他们斗草,也寻了些花草来凑戏,忽见众人跑了,只剩了香菱一个低头弄裙,因问:“怎么散了?”
“怎么散了”是这一句话的文眼,正说夫妻蕙,贾宝玉又拿来了并蒂菱花,结果却“散了”,给香菱和贾宝玉的日后姻缘定下“散了”的基调。这是第一个草蛇灰线。
香菱见石榴裙脏了一筹莫展。裙子吸足水只要一动,必然将膝裤、鞋袜都弄湿,很是麻烦。被园子里的人看到,也会传开去不好听。
若是薛姨妈知道了,又该嗔怪香菱淘气、浪费东西。尤其那石榴裙还是薛宝琴带进京的布料,这么快弄坏也辜负了宝琴的心。
好在贾宝玉说袭人有一条一模一样的,就找了袭人来,将新裙子换给香菱穿。
(第六十二回)香菱红了脸,笑说:“多谢姐姐了,谁知那起促狭鬼使黑心。”说着,接了裙子,展开一看,果然同自己的一样。又命宝玉背过脸去,自己叉手向内解下来,将这条系上。
说香菱“呆”也是实在有的。《红楼梦》有三个“呆子”,呆香菱,呆宝玉,呆霸王,这三个人做事都出人意表。
香菱要换裙子也不叫贾宝玉回避,只说背过身去。贾宝玉也就不回避,背过身权当看不见。
这件事可大可小,没人知道也罢了。若被有心人知道就是个“丑闻”。香菱的身份是薛蟠小妾,算贾宝玉“表嫂”。二人有叔嫂之分,二人如此不避嫌疑行事大不妥当。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与“喜出望外平儿理妆”要对看,都是贾宝玉再想不到的“乐事”。香菱是“表嫂”,平儿是“堂嫂”,平常时候,他再没有机会尽心尽力。
然而,石榴裙这件事绝不可能就完事了,对贾宝玉和香菱来说“散了”才是“情解石榴裙”背后要阐述的关键。就像贾宝玉将那夫妻蕙、并蒂菱亲手埋葬一样。香菱之死,肯定与贾宝玉有关。
(第六十二回)香菱方向宝玉道:“裙子的事可别向你哥哥说才好。”说毕,即转身走了。宝玉笑道:“可不我疯了,往虎口里探头儿去呢。”说着,也回去洗手去了。
“裙子的事可别向你哥哥说才好”,是指别让薛蟠这“浑人”知道后吃醋,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可不我疯了,往虎口里探头儿去呢”,是打死也不敢说。
但俗话说怕什么来什么。香菱、宝玉这两个“呆子”越担心的事,越有可能发生。
根据甄士隐家破人亡投奔岳父封肃的伏笔,贾宝玉抄家后依照当时风俗,也会投奔岳母薛姨妈。到时候他与宝钗夫妻落入薛蟠夏金桂夫妻手里,可不就是“羊入虎口”?
甄士隐在岳父家备受欺凌,伏笔贾宝玉夫妇在薛家的艰难处境。薛蟠是个浑人,夏金桂是个狠人,根本容不得宝玉、宝钗一家几口吃白食。夏金桂又早恨宝钗、香菱,存了“宋太祖灭南唐”之意不容香菱,此番逮到机会如何能容?
推测夏金桂造谣贾宝玉与香菱莫须有的绯闻,被薛蟠知道。结果,香菱因此而死。石榴裙浸水,以及“荷枯藕败”,不排除香菱最终投湖自尽。
贾宝玉因香菱由己而死备受打击,才会不听宝钗劝说他振作离家出家而去。这一段故事的伏线,就是“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薛蟠在第二十八回作酒令“女儿悲,嫁了丈夫是乌龟”是一语双关,既说香菱给他“绿帽子”,又说贾宝玉出家为僧。
第三十四回,薛蟠拿着门叉要打杀贾宝玉,又是另一个重要伏笔,应在宝玉离开薛宝钗前,在薛家因为香菱面临的遭遇。以薛蟠的性格,听闻香菱和贾宝玉“有染”岂能饶恕?那时候才是真的拿门叉要打死宝玉才对!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点击关注,点赞收藏,文章每日持续更新

动手转发一下,没准您的朋友也爱看,感谢赞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