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来油往(314)

自书自油
(2018年12月13日 周四)
关注自身以外,
看轻利害澄心怀。
触手物质少更好,
前人由此重素白。
(早上打油,一起加油。昨晚家庭聚餐,酒过三巡,和小连襟为一件时事争论不休。其实,此事离我们老老远,论题结果,与我们的生存,无任何利害关系。但,我俩仍激烈辩论,且,我以为好。重是非而轻利害,说明人的精神,并没有禁锢于小躯壳。哪位哲人说过:触手可及的物质越少越好。其意,正是澄澈精神。前两天,写过一篇短文,说我们的先人,是什么让他们形成崇尚朴素的呢?我运用了《周易》中的一句:“白贲,无咎。”今早有小悟,古人大概是从宏扩精神来返照身边的具体事物,从而得出素白为高吧。又,中国人为世界哲界,提供了“无”的概念,有重大价值。“素白”引出“无”,到魏晋,引起大讨论,成一种时尚。我以为,这是形成魏晋风度的文化丹药。晨记于五星家园。)
油来
(2018年12月12日 周三)

(自书自油)
我家面朝太湖东,
开门就对初日红。
乱枝横斜石径荒,
正在倪迂画图中。
(早上打油,一起加油。昨天去致远斋,拜访另一位同名朋友和文政兄,从互联网谈到身体健康,由此谈及人生体悟。我说:保持乐观,是我的度世之方。诚然,人生苦海,生老病死,样样味苦。但,既然知道苦的结果,那么,是在苦果里,继续添加苦的心情呢?还是相反?我选择后者。尤其,阔水悦我目、青山移我情,家住图画里,哪能不开心? 又,终于天晴,早上还见启明星,但等到7点,初日还不见,大概初晴时候,湖上水气重。晨记于马山宜民山庄。)
油往
(2018年12月12日 周三)
尚善女史的每天唱和
亦梦非梦看水东,
迷梦醒梦持心红。
跟梦做梦生诞荒,
自梦圆梦努力中。
赵勇兄的每天唱和
晚舟被留大洋东,
两岸硝烟见刀红。
说是五G垦新荒,
岂能抢先入囊中。
叶忠毅兄的每天唱和
出门不用问西东,
退休方知夕阳红。
当年挥锄垦边荒,
如今恍若美梦中!
上个世纪所有回忆渐渐淡漠而远去,唯有唯一的理想不能忘怀,那是刻骨铭心的汗水与血水相融的记忆——每天发出誓言后下地,斗私批修后入睡。如今,儿女绕膝天伦之乐,幸也幸也,有了理想才有今日。
姜成权先生的唱和
大江之南大湖东,
旭日初升水天红。
毕竟雲林爱罕荒,
人共枝柯扶疏中。
每天一画

《今天画的四尺未完成稿》局部 纸本水墨
《艺术是创造》
艺术的前提,是自由。
没有自由这一前提,没有自由这种状态,艺术不是胎死腹中,便是缺胳膊少腿、残缺不全。
有了自由的前提,艺术开始蠢蠢欲动,萌发生长。
一茎草、一朵花的萌发生长,是大自然的创造。
一幅画、一支曲、一首诗......一切艺术,即使形式不同,但,都是人类的创造。
这种创造,往往是内心与外界的相遇。
艺术总是奇奇怪怪,千姿百态,难以名状,却能引发人的精神快乐。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观赏者,都会自然而然,浸泡在艺术的愉悦中。
对于从事艺术的人来说,艺术就是自己的表情、四肢以及言语,是另一个自已的呈现或表现;是自我理想,一次奇异的绽放。
大多数人以为,艺术是模仿。显然,这是对艺术的最大误读。
事实上,许多自认为从事艺术的人,同样会把艺术误解成模仿,甚至还洋洋自得,以为高明。其实,模仿最多只是一门手艺而已。
没有一朵花,会去模仿另一朵花;
没有一茎草,想去模仿一朵花;
即使大自然中的一阵风,都带着自己的新创造。
没有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会把自己定位成模仿高手。
是的,创造才是艺术。
18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