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问题(Trouble)”的公司,不是好公司

革新Innovation好书推荐[点击Logo进入]

没有“问题(Trouble)”的公司,不是好公司.

问题解决论中的QM -

❤公司里的诡辩,让问题意识变得迟钝

有一家公司,数百个品种商品每年出口数千万美元。分析品种别的损益时惊讶的发现亏损的品种数量比盈利的品种数多,而且占的比重也是非常大的.

这家公司里,数十年里经营者还是管理者,任何人都没有对这方面产生疑问(并没又看到他们对这方面的问题意识和改善意志)。所以也并没有进行过精密的品种别损益分析,更没有意识到这个的重要性。

但也不是说比了解亏损的品种数量这个事实,虽然没有用具体数据去确认,但负责人和管理其实很清楚这个事实。那么为什么对亏损的品种没有问题意识呢?

因为他们通过盈利的品种填补了亏损的品种,从整体上看是盈利的。

另外,如果因为品种亏损,就终止生产,那么日常管理费,折旧费等要分配到剩余的品种上去,会导致成本上升,利润率更低,只因为一点点亏损就终止生产,也对老客户显得没义气。这种狡辩充斥着整个公司。

❤比急性病更可怕的慢性病

任何公司,都免不了有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

不能认识到问题,或即使知道了也去回避,没有改善意志的公司,虽然不会突然出现问题,但定会慢慢的衰退。

疾病中是区分急性和慢性的。急性病会有突然发热或产生痛症这种自觉症状,那么一旦发病可立即意识到,并及时治疗。慢性病是发病后一般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所以过了很多时日,症状恶化也没有及时获得诊疗,所以通常慢性病会引发很多重症患者。那么相同,办公室或工厂等经营现场中发生的“问题(Trouble)”也有 急性和慢性之分。

制造工程中,突然出现不良品导致生产中断,某天因为Claim发生大量产品退货受到损失等情况,属于急性Trouble。

这些生产停止和退货等带来的损失是有“症状”的,对此员工可以产生问题意识,可以努力的防止事态恶化,还是有希望的。

❤并不是“没有问题”,而是“不知道问题”

相反,慢性Trouble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在日常业务当中,没有问题意识,根本意识不到Trouble的情况是很普遍的。

最初,发生急性Trouble的症状时,即便没有付出努力,没有采取对策有时也可以自然治愈,问题很自然的被消除。

但是,由于并不是问题的原因消失了,而是现象消失,所以随时都有出现相同的Trouble的可能性,并变成“慢性化”。

另外,因为问题解决能力不足,发生更大的Trouble,反而相对性的无法关注原本的问题,含含糊糊的过去之后,解决问题的劲头越来越弱,那么这些症状就会慢慢的进一步恶化,变成重症的慢性Trouble。

这种情况,久而久之,就会自然而然的沉浸到“现在的管理状态挺好”的错觉。

即使症状恶化的状态下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那么也因为失去最佳机会,无法采取最佳的对策。

❤及时掌握问题,防止再发型对策的SYSTEM

新员工入职后最初1,2年里,可能会经常指出不合理,但最终会在某个节点,被环境同化,问题意识变的模糊。即使认识到了慢性Trouble,反而认为这是正常状态的现象。

市场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严格,全球竞争激烈的今天,持续的发生新的问题极为正常的。不预防Trouble的公司,并不是没有Trouble,而是意识不到而已。没有Trouble的公司并不是优良的公司。及时掌握Trouble的发生,并采取防止再发的措施,针对Trouble,切实地形成防患于未然的全司性体质,才能是一个好的公司。

也就是说 - 品质经营SYSTEM(Q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