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长谈经:高中数学的思考

学长谈经:高中数学的思考

一.培养兴趣

数学的逻辑性很强,对于文科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对数学的兴趣也不高。大多数同学为了提高数学成绩,逼不得已学习数学,却无法理解学习数学的乐趣。但是如果将数学当做游戏,一道题好比一道关,一步一步攻克,就会发现数学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难,像玩游戏一样学习数学,在解题过程中获得乐趣,培养兴趣。将获得的乐趣作为学习数学的动力,激励自我,突破自我。因人而异,针对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题目,然后一步一步提高自我。

二.基础知识是根本

高考数学考核范围广,有时候会让人摸不着头脑,有些同学急功近利,盲目的学习,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急于求成,结果反而背道而驰。在高三数学复习中,第一轮复习至关重要,老师都会把基础知识重新学习一遍,有些同学认为太简单枯燥,不愿学习反而错过了夯实基础的关键,之后的二轮和三轮复习则会暴露弊端,基础不扎实,难题无法下手。难题是在易题的基础上加大难度,考查我们是否掌握基础知识,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重视基础知识,才能更早地知道自身的不足,为二轮和三轮复习打下扎实基础。

三.适当的练习获得学习经验

题海战术并不推崇,这只是快速提高分数的手段,而不是提高数学能力的途径,最终会发现学习遇到瓶颈难以突破。但适当的练习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每天的练习认真对待,不敷衍,不凑合,出现问题及时解决,课后练习在于精而不在于多。考试不能完全反映学习的效果,但能反映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考完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在遇到相同的问题能及时反映。

四.思路明确,举一反三

一道题考查的内容有些是明显的,有些是隐含的明确考查内容,利用学习的基础知识,分析思路,解答题目。题目很多,但思路都差不多,只有掌握了题目解答的思路,举一反三,相似的题目才会迎刃而解,也不会浪费过多的时间在相似的题目上,用省下来的时间解决其他问题。

五.交流与反思

如果学习过程中出现疑问,不要急着先向别人寻求帮助,而是向自己求助,反问自己到底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若是终究不知道,再向同学或老师寻求帮助,他们会解开你的疑惑。课堂上与老师积极互动,老师讲的内容大多是我们容易忽略的薄弱的,老师教的内容课堂上很可能消化不了,课后一定要花时间消化,再学会反思。“学而不思则罔”,反思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合理有效利用学到的知识。高三的时间很珍贵,每晚睡前反思最好不过,不浪费时间,片刻的反思为明日的学习增添动力。

六.“小题大做,大题小做”

高考数学满分150分,选择和填空(小题)一共80分,解答题(大题)70分。由此可知,小题的重要性比大题要强。数学考得好,必定在小题上得分多,花在小题的心思也多。但这不意味着只训练小题,而忽视大题,小题和大题考查内容相似,只是考查的方式不同,把握好力度,以训练小题为主,大题为辅,从整体上提升数学能力。

七.保持一颗平常心

学习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成不变。学习是一个过程,从不及格到及格,从及格到良好,从良好到优秀,每一个过程都是困难的,以平常心对待,遇挫时调整心态,不浮躁;有收获时端正自我,不自大。保持一个平常心,同等对待平时和高考。

洪晓晓:二排左起第一位,2016年高考总分442,数学67;2017年高考总分515,数学116。已录取赣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编后语:晓晓同学是一个对自我要求很高的同学,在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后,还能为班级管理做出贡献,服务集体,是正能量暴棚的一位女生。希望进入大学后,能够持续上进,多对人生进行观察与思考,总结出一套符合自己的处世哲学,学习模式。然后会有更大的作为。加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