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 | 2021年历史学新书(25)

前 言

史学研究公众号已有15万订阅者,2021年继续设立新书单栏目,以推介当年高质量的学术论著。另外公众号也常年推介新出版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期待各位学人的推荐与支持。word版论文一般收到后,经过简单的技术性审核、编排在一周内推送。已经授权其他公众号发布且标注了原创的论文无法推介。投稿邮箱:shixueyanjiu2015@163.com。感谢您的关注。本期书单为2021年第25期新书单。

1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秦封泥与宫室苑囿研究

作者: 徐卫民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出版年: 2021-7-10
页数: 288
定价: 88.00

本书以西安北郊出土的秦封泥为主要文献资料,结合秦代典籍中的宫室苑囿记载,对秦封泥涉及的都邑、宫殿、苑囿、厩苑、帝王陵园等进行历史文化解读,分析还原了秦国时期的政治、文化、经济样貌及迁徙、变革等过程,使读者从古都研究的角度更深层地了解秦文化及其历史。

徐卫民,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秦汉历史和考古、历史地理学、文化遗产学等方面的研究。著有《秦都城研究》《秦公帝王陵》《秦汉历史地理研究》等三十多部,主编和参编著作二十多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获省市级奖励等多项。

2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唐长孺回忆录

作者: 唐长孺著 王素整理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年: 2021-7
定价: 26

唐长孺先生(1911-1994)是著名历史学家,在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领域,是继陈寅恪之后公认的祭酒。唐先生生于江苏苏州吴江平望镇,祖母和母亲都是今浙江湖州南浔人,从舅乃近代著名藏书家、刻书家刘承干,嘉业堂藏书楼主人。回忆录记叙了南浔顾、朱、刘、张、庞、邢(南浔四象)、邱、梅、蒋,以及吴江殷氏、凌氏,嘉兴王氏等望族的兴衰史,涉及刘承干、张石铭、张静江、庞元济、蒋汝藻、殷兆镛、王欣夫等众多政治文化名人,并记叙了南浔与平望的园林、寺庙、学校、方言、风俗、米业、戏曲电影等,尤致意于人物、文化等随家国命运的沉浮。  唐先生1942年从上海赴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1944年从蓝田赴四川乐山武汉大学,回忆录详细记述了入湘、入蜀的一路经历、见闻,以及与诸多学者的交往,如吕思勉、钱基博、马宗霍、吴其昌、钟泰、李剑农、彭铎、蒋礼鸿、朱东润、王仲荦、黄焯,等等。另如治魏晋南朝隋唐经济,乃受李剑农的启迪,在重庆初次与王仲荦相识,钱钟书《围城》中的“三闾大学”等,均在回忆录中述及。  唐先生晚年右眼失明,左眼视力经矫正亦仅0.2度,在学生的协助下完成《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后,开始奋笔独力撰写回忆录,虽仅至入蜀而止,但内容生动丰富,文笔简净,以史家的眼光,呈现了近代江南大族随家国命运沉浮和江南人文民俗变迁的一幅长卷,同时也是抗战时期学人辗转播迁、孜孜不懈为文化存亡继绝的社会缩影。  唐先生由于视力所限,手稿极其难识,王素先生做了细致的整理和简注,使这份珍贵文献得以粲然可读。此次出版,并将唐先生全文手稿影印,以与天下读者共参酌。

3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吐谷浑政权交通地理研究

作者:朱悦梅,康维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7月

定价: 78.00元

吐谷浑是我国南北朝到隋唐初建立于西北黄河河源到洮水流域的地方少数民族政权之一,由于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置身于不同的地缘政治关系之中.从而交通格局始终发生着不同的变化,这不仅是其生存环境制约的结果,也是其发展过程中与周边关系不断变化的结果。在十六国南北朝的特殊历史时期,吐谷浑虽然内部交通局促且集中,但其对外交通却是非常绵长广泛。这正是吐谷浑政权在河洮地区立足艰难的反映。特别是前秦、西秦、南凉、北魏等政权都自北向南对吐谷浑的活动范围进行强力挤压.虽然限制了其部族在河洮流域的发展.却又促进了其在“吐谷浑路”上的发展。总之,从吐谷浑交通格局的变迁及其特征可反映出,吐谷浑政权在其立国的大部分时期,都处于在吐谷浑道上西奔南突、不断寻求立足之地的状态。

朱悦梅,女,1969年生,上海市人,2002-2004年,师从西北民族大学李并成先生攻读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硕士学位,2004-2007年师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从辛德勇教授攻读中国历史地理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为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四川大学历史学博士生导师,甘肃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历史地理学、西北民族历史与宗教、藏族历史。先后在《民族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敦煌研究》《中国藏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西藏研究》《西域研究》《军事史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余篇、译文9篇,出版专著有《甘州回鹘史》,文献整理并出版格萨尔史诗《索波马宗》(1部2册)。先后主持并完成有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项目、国家民政部相关项目等。

4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陇南金石题壁萃编

作者:蔡副全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1年07月

定价:208

本书收集释录民国以前陇南地区八县一区金文、石刻、题壁(题写在山崖、粉壁上的墨迹)资料。成果图文并茂,合约80万字。

蔡副全,男,1970年10月生于甘肃文县,西北师大美术系本科毕业。2012年破格评审为教授,现为陇南师专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省教育厅项目1项,参与教育部科研课题2项。“《陇南金石题壁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获甘肃省教学成果“省级二等奖”;“陇南金石题壁文化”获省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学术成果获甘肃省社科成果、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二等奖各1次,获陇南社科成果一等奖1次。在《世界宗教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敦煌研究》《中国书法》《考古与文物》《民族艺术》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5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与正仓院的七次约会

作者: 扬之水 著
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
副标题: 奈良博物馆观展散记
出版年: 2021-7-1
页数: 96
定价: 67.7元

《与正仓院的七次约会:奈良博物馆观展散记》全书共分八个篇章,均为扬之水七赴奈良正仓院观展所得,另附录一篇与正仓院文物工艺相关的文章。她以细腻的文笔,记录在展厅观看到的点点滴滴,古琴、古镜、文房用具、香炉、棋盘、金银首饰……以一贯的严谨考证,结合诗词文献、考古材料及图像资料,带着我们品读文物背后的故事、文化,还原历史的原貌,呈现唐人的生活。

扬之水,1954年出生于浙江诸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文学作者、编辑。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6年至1996年,担任《读书》编辑,被称为“《读书》四大金钗”之一。1996年,扬之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开始深入研究文物考古,用考古学的成果来研究文学作品,对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名物或物象有精彩的阐释,主要致力于先秦文学与古代名物研究。

6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中国古代动物名称考

主编:黄复生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2021年07月

定价:298.00

本书为相关动物分类学家历经8年,在编写《中华大典·生物典·动物分典》中,收集古代文献的动物名称,并一一进行考证,落实其分类地位,随后集体汇编的一部动物分类学古名称、古文献的典籍。从数万篇古代文献中收集到了11000多个动物名称,经查考,这些动物的古名称内含动物界16个门50纲206目622科1500多属和种.这些名词渗透着我国古人对于动物的认识,且在不同时期所给予的科学名称,反映了我国古代动物分类学发展的趋势、成就和奉献。

黄复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7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明清运河漕运仓储与区域社会研究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郑民德著

出版日期:2021-04-01

定价:69

本书试图借助社会史、社会学、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对明清运河漕运仓储与区域社会关系进行研究与探讨。在叙述其制度变迁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漕运仓储中“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对区域社会造成的冲击与影响。并通过漕仓这一漕运系统的构成环节去展现明清漕运以及社会的变革,客观陈述与评价漕仓在明清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郑民德,男,山东五莲人。毕业于南开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运河文化史、社会史、明清经济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类课题多项,在《北京社会科学》《中国农史》《档案与建设》《中华文化论坛》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一部,获各类社科奖励10余项。

8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中国和欧洲早期思想交流史

作者:张西平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7月

定价:139

《中国和欧洲早期思想交流史》全面梳理了1500-1800年间中国和欧洲早期相遇后在思想上交流与汇通,分别介绍欧洲文化、科技、宗教、哲学思想的在中国传播以及中国文化和哲学在欧洲主要国家的影响。全书以全球视野审视中国和欧洲早期的思想文化交流与融通,揭示了中国和欧洲近代思想文化的变迁是在相互影响下发生的,纠正了长期以来仅仅从西方文化影响中国的角度所得出的相关结论,在文明互鉴中说明了任何文化都无法独自成圣,从世界史的角度强调了中国文化的世界性当代意义。

张西平,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研究领域:1500-1800年的中西文化交流史、西方汉学史和中国基督教史。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梵蒂冈图书馆藏明天天主教文献整理研究》,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在域外的传播与影响》,出版了11部专著并在学术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一百余篇论文。

9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知识生产与传播

作者: 刘龙心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近代中国史学的转型
出版年: 2021-7
页数: 400
定价: 55.00元

现代中国史学与传统史学究竟有何不同?如何转型?这是本书要回答的两个核心问题  民族国家的出现,是构成现代中国史学有别于传统史学最重要的差异,此一差异不只将民族国家视为现代史学形成的外在条件,抑且在知识生产的过程中,不论在时间、空间和记载人群活动的事类等范畴,民族国家都成了最根本且不证自明的前提。在此前提下,历史如何被重新书写?新的历史知识如何建立?历史学家如何操作不同的社会网络,传播新的历史观念给一般广大群众?因着民族主义、战争动员而逐渐趋于单一化的叙事方式,是不是摧折了历史原本复线多元发展的可能性?  本书将从知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民族国家的观念如何制约着近代以来的历史书写,以及标榜着科学、客观的研究方法和制度化的学术机制,又是如何为历史书写的公正品质提供保证,从而使人们相信学院生产的历史知识为真。

刘龙心,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东吴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曾任荷兰莱顿大学现代东亚研究中心(Modern East Asia Research Centre, Leiden University)、“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访问学人。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史学史、知识史、学术思想史。著有《学术与制度:学科体制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建立》(2002年)、《王权释放与近代空间生产——20世纪初的调查旅行》、《地志书写与家国想象——民初〈大中华地理志〉的地方与国家认同》等专书、期刊论文多篇。

10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万国天津——全球化历史的另类视角

作者:〔法﹞皮埃尔 辛加拉维鲁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1年08月

定价: 88.00元

《万国天津:全球化历史的另类视角》是法国学者辛加拉维鲁依据大量档案文献,撰写的一部研究八国联军临时政府对天津进行殖民统治的历史专著。自列强在北京与清政府开始谈判以来,联军便在天津组织了临时政府,统治这座城市长达两年零一个月之久,直到 1902年 8 月 15 日才将之移交给新任直隶总督袁世凯(1859-1916)。     在国内研究庚子国变和八国联军侵华史的相关论著中,有关天津临时政府及其管治史的著述并不多见。本书更以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历史叙事而独树一帜。

皮埃尔·辛加拉维鲁,法国历史学家,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和法国巴黎大学-先贤祠-索邦大学(巴黎一大)当代史教授,出版过多部有关19至29世纪殖民与全球化历史的著作,包括在瑟伊出版社发行的《十九至二十世纪殖民帝国》(Points Histoire丛书,2013)、《一段可能的历史》(2016)和《亚洲眼中的世界:制图的历史》(Seuil Beaux-livres丛书,2018),他还参与了《法国世界史》(2017)的编撰。

11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公元1000年

作者: [美]韩森
出版社: 读客/北京日报出版社
副标题: 全球化的开端
原作名: The Year 1000: When Explorers Connected the World-and Globalization Began
译者: 刘云军
出版年: 2021-8-20
页数: 440
定价: 79.9

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世界各地的人们成功地突破了地域的隔阂。然而,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从何时进入全球化的?在《公元1000年:全球化的开端》一书中,著名汉学家韩森提出,公元1000年是全球化真正的开端。她描绘了公元1000年全球化开启之时的图景,讲述了个人、社会、国家是如何被裹挟进全球化浪潮中的。  我们是否应该与他人合作,与他们进行贸易?我们是否应该报复那些通过贸易致富的人?我们是否应该尝试复制我们尚未掌握的技术,来生产新产品?全球化到底会让我们更清楚自己是谁,还是会摧毁我们的身份认同?我们当下正努力应对着的挑战,与当时人们第一次面对的挑战完全相同。  韩森的新作《公元1000年:全球化的开端》会让人重新思考现代世界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个世界。正如作者所说,“在公元 1000 年,我们的祖先以各种方式回应了世界的变化。我们必须研究他们是怎么做的,才能更好地应对摆在我们面前的未来。”

韩森(Valerie Hansen),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著名汉学家。著有《开放的帝国:1600 年前的中国历史》《传统中国日常生活中的协商:中古契约研究》《变迁之神——南宋时期的民间信仰》《丝绸之路新史》等汉学专著。  1979年,韩森毕业于哈佛大学,1987年获得宾夕 法尼亚大学博士学位,1988年加入耶鲁大学担任助理教授,1998年晋升为教授。她在耶鲁大学教授中国史和世界史已有三十余年。

12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大学的历史

作者: 克里斯托夫 · 夏尔勒 / 雅克 · 韦尔热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从12世纪到21世纪
原作名: Histoire des universités: XIIIe-XXIe siècle
译者: 成家桢
出版年: 2021-8
页数: 304

13 世纪初,大学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在意大利、法国和英国诞生的? 从 16 世纪开始,欧洲的这种教育模式如何传播到整个世界? 自 18 世纪始,大学经历了哪些主要变革? 1945 年以来大学的普及化为“知识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 又涌现出哪些新的困境? 《大学的历史》一书从文化、宗教、社会和政治的角度分析了全球各国的高等教育在各个时期发生的变革,展现了数百年来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和知识传播模式的演进,为 反思当下大学教育提供了一个具备历史纵深的谱系。

克里斯托夫 · 夏尔勒 (Christophe Charle),巴黎一大和巴黎高师教授,社会史、文化史、19 到 20 世纪欧洲比较研究专家,也是现代性历史研究专家, 著有《19 世纪法国社会史》《19 世纪欧洲的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的诞生(1880—1900)》。

雅克 · 韦尔热 (Jacques Verger),法国中世纪大学研究领域著名学者,著有《12 世纪文艺复兴》《中世纪晚期欧洲的知识分子》《13 世纪大学的发展》《中世纪的大学》等。

13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德国环境史研究

作者:江山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1-6-30

页数:454

定价:158元

该书运用历史学、生态学、地理学、气象学、农学、林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采取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叙事方式,立足于德意志社会政治变革与自然生态系统变化的相互关系,系统地梳理了自古以来日耳曼人在农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工业生产、森林资源保护等方面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一系列互动变迁过程。这种互动变迁过程不仅影响着日耳曼人的生活方式、社会演变和历史进程,而且也反映了人类文明与自然协同演进的曲折历程。德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和当代生态文明大国,其工业污染史和战后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系本研究重点。此外,宗教环境史、森林环境史、纳粹环境史、东德环境史和环保运动史等亦为本研究特色内容。作为一门探究可持续发展的新史学,该研究可为丰富国内世界环境史研究,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江山,男,安徽庐江人,毕业于德国哥廷根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副教授,日耳曼语言文学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生态文化史。

14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论闲逸阶级

作者: [美] 索斯丹·凡勃伦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译者: 任建国 导读 注释
出版年: 2021-6
定价: 128.00

《论闲逸阶级》是一部研究经济制度及其进化的别出心裁的力作。凡勃伦采用独创的一套与经典主义经济理论完全不同的语汇来阐述他所主张的闲逸阶级之产生、发展和进化的观点。全书共分十四章,前四章主要阐述作者的基本观点,后十章将其基本观点应用到宗教、文化、美学、体育、教育、博弈等社会的不同领域,并作出深入剖析。他在书中首次提出,人的消费行为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并首创了“炫耀消费”“金钱博弈”“恣意图闲”等术语,现已为一般读者大众所熟悉。

凡勃伦,美国经济学家、社会评论家,制度经济学派创始人。《论闲逸阶级》作为他的成名作,确立了他在美国经济学研究领域独树一帜的地位。从本书衍生出的“凡勃伦商品”“凡勃伦效应”等词仍是当代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术语。

15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城市政治

作者: [英]彼得·桑德斯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社会学角度之阐释
译者: 夏家驷 / 时汶
出版年: 2021-7
页数: 366
定价: 58.00

本书主要从社会学的视角,对城市权力、住房和阶级利益、城市政治行动等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新城市政治学、城市政策、市民参与,商业利益与地方政治,城市政治学与社会学的关系等做了深入分析。全书分为理论研究与实证运用两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作者主要关注当时英国城市社会学的论辩中心,针对其中的一些问题,对其中涉及的理论进行细致的梳理;在第二部分中,作者试图将这些理论放到克罗伊登案例研究的实证材料的环境中进行分析。

彼得·桑德斯,萨塞克斯大学社会学荣誉教授,自由职业顾问,独立作家。曾任悉尼独立研究中心社会研究所主任,墨尔本的澳大利亚家庭研究所任调研经理。除《城市政治》之外,他还出版了多本著作,例如,《社会理论与城市问题》2013年、《重建业主之国:英国的房产权出了什么问题?如何根治》(2016年)、《平等行业的崛起》(2011年)、《社会流动的神话》(2010年)、《社会阶级及其划分》(2006年)。

16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寒门子弟上大学

作者: [美]安东尼·亚伯拉罕·杰克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美国精英大学何以背弃贫困学生?
原作名: The Privileged Poor:How Elite Colleges Are Failing Disadvantaged Students
译者: 田雷 / 孙竞超
出版年: 2021-8
页数: 348
定价: 62.00元

在美国的精英大学里,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凭借超常的努力,冲出破败、暴力、无序又匮乏的“废弃”故土和社区中学,踏入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无关性别、肤色和地域,因为出身穷苦,这些年轻人有一个共同的标签——寒门子弟。  通过在美国一所著名大学连续三年的田野调查,覆盖上百位本科生、数百小时的面对面访谈,本书作者发现,对于寒门子弟来说,踏入大学校园只是一个开始,被录取并不代表能够融入。在寒门子弟占少数的精英大学,政策和环境把穷学生一步步推向边缘,阶级和文化的差异驱动着不平等的再生产,显示出无所不在的影响力。  本书所记录的,便是美国大学的真实生活样态:在有钱人的校园里做一名穷学生,他们的挣扎、焦虑、彷徨和挫败,实乃一部寒门子弟的悲歌。

安东尼·亚伯拉罕·杰克 出生于迈阿密的黑人穷孩子,作为一名“寒门幸运儿”,通过自己的天赋和努力走向成功。现执教于哈佛大学,任教育研究院助理教授,拉德克利夫高等研究院助理教授。《寒门子弟上大学》是作者的第一本书,改写自他在哈佛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出版后荣获一系列学术奖项,并被《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大量报道。2020年,因本书的贡献,穆伦堡学院授予其名誉博士学位。

17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The King's Harvest

作者: Brian Lander

出版社: Yale University Press

副标题: A Political Ecology of China from the First Farmers to the First Empire

出版年: November 23, 2021

页数: 320
定价: $40.00

This book is a multidisciplinary study of the ecology of China’s early political systems up to the fall of the first empire in 207 BCE. Brian Lander traces the formation of lowland North China’s agricultural system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its plains from diverse forestland and steppes to farmland. He argues that the growth of states in ancient China, and elsewhere, was based on their ability to exploit the labor and resources of those who harnessed photosynthetic energy from domesticated plants and animals. Focusing on the state of Qin, Lander amalgamates abundant new scientific, archaeological, and excavated documentary sources to argue that the human domination of the central Yellow River region, and the rest of the planet, was made possible by the development of complex political structures that managed and expanded agroecosystems.

Brian Lander is assistant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Brown University and a fellow of the Institute at Brown for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0)

相关推荐

  • 靳宝、张旭鹏: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推荐书目

    " 专业历史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在批评甚至唾弃历史再现和虚拟历史体验,因为后者首先强调的是观众对古人的移情和认同,而非更深地理解事件的背景和原因.换言之,走在保存下来的一战战壕中会令游客对彼时参 ...

  • 管彦波 | 百余年来中国民族史学的发展及当代走向

    摘要:自20世纪初完成近代化的转型以来,中国民族史学从搭建现代学科意义上的框架体系到学科领域的拓展及基本理论体系的完善,走过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中,中国民族史 ...

  • 06历史学

    060101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060102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060103 历史地理学 060104 历史文献学 060105 专门史 060106 中国古代史 060107 中国近现代史 0601 ...

  • 周伟洲:中国民族史学发展历程及展望

    提   要:本文对中国民族史学发展的历程做了简要的回顾,大致分为三个时期:一是民国时期(1911-1949),为中国民族史学最初形成及发展时期: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30年(1949-1979),为 ...

  • 甘谷籍历史学家张金龙

    张金龙(1965-),甘肃甘谷磐安镇张家窑村人,北京大学本科毕业,北大历史学学士,北师大历史学博士,南京大学博士后,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出版专著数部,论文数十篇.在史学研究方面,张金龙教授勤勤恳恳, ...

  • 书单 | 2021年历史学新书(15)

    前 言 史学研究公众号已有15万订阅者,2021年继续设立新书单栏目,以推介当年高质量的学术论著(第一个季度推介部分2020年的书目).另外公众号也常年推介新出版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期待各位学人的推荐与 ...

  • 书单 | 2021年历史学新书(8)

    前 言 史学研究公众号已有15万订阅者,2021年继续设立新书单栏目,以推介当年高质量的学术论著(第一个季度推介部分2020年的书目).另外公众号也常年推介新出版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期待各位学人的推荐与 ...

  • 书单 | 2021年历史学新书(22)

    书单 | 2021年历史学新书(22)

  • 书单 | 2021年历史学新书(3)

    前 言 史学研究公众号已有15万订阅者,2021年继续设立新书单栏目,以推介当年高质量的学术论著(第一个月推介部分2020年的书目).另外公众号也常年推介新出版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期待各位学人的推荐与支 ...

  • 书单 | 2021年历史学新书(28)

    前 言 史学研究公众号已有15万订阅者,2021年继续设立新书单栏目,以推介当年高质量的学术论著.另外公众号也常年推介新出版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期待各位学人的推荐与支持.word版论文一般收到后,经过简 ...

  • 书单 | 2021年历史学新书(29)

    前 言 史学研究公众号已有15万订阅者,2021年继续设立新书单栏目,推介本年度高质量的史学研究著作.另外公众号也常年推介新出版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期待各位学人的推荐与支持.word版论文一般收到后,经 ...

  • 书单 | 2021年历史学新书(33)

    前 言 史学研究公众号已有15万订阅者,2021年继续设立新书单栏目,推介本年度高质量的史学研究著作.另外公众号也常年推介新出版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期待各位学人的推荐与支持.word版论文一般收到后,经 ...

  • 书单 | 2020年历史学新书(37)

    史学研究公众号以传播高质量的学术论著为目标,已拥有近15万的订阅者.新书单是常设栏目,主要推介当年新出版的历史学著作.另外公众号也常年推介新出版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期待各位学人的推荐与支持.word版论 ...

  • 书单 | 2020年历史学新书(34)

    史学研究公众号以传播高质量的学术论著为目标,已拥有近15万的订阅者.新书单是常设栏目,主要推介当年新出版的历史学著作.另外公众号也常年推介新出版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期待各位学人的推荐与支持.word版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