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伟:红山文化祭天祭坛的形制特点及其内涵继承
相关推荐
-
新发现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坝顶遗址发现北魏皇家祭天遗存
坝顶遗址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大青山乡坝顶村西南约1公里处的大青山蜈蚣坝坝顶之上.大青山属于阴山山脉中段,蜈蚣坝顶部山势平缓,海拔高度达1660米,遗址即坐落于这片平缓山地的中部,西侧为乌素图沟, ...
-
线上科普 | 清代冬至祭天分哪几步?
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这天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是太阳南行的转折点,这天过后 ...
-
大青山上 蜈蚣坝顶——内蒙古武川坝顶北魏祭天遗址
(海报设计:熊芊芫) ▲内蒙古武川坝顶北魏祭天遗址视频资料 01 发掘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02 项目负责人 张文平 坝顶遗址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大青山乡坝顶村西南约1千米处的大青山 ...
-
【和志菊】贵峰三元村祭天仪式实录
Yeq bei hol ni chee, 正月初八日, Naq xi mee biuq ddeeq. 纳西以祭天为大. Xi yuq wa cerq kvl, 活到知天命, Mee biuq ddoq ...
-
又现“天坛”,揭秘北魏皇家祭天遗址
现今位于呼和浩特市的武川县,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魏政权六镇中的"武川"镇,而北魏六镇是北魏定都平城(今大同)平城时期设立的军镇,是北魏国防的生命线. 北魏六镇·武川镇 而在上世 ...
-
近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发掘了一座北...
近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发掘了一座北魏天坛.这座天坛体是鲜卑族和汉族民族融合的产物.鲜卑族祭天一开始是没有固定时间和场所的.而且从<魏书>的记载"天赐二年夏四月,祀天于西郊, ...
-
古人如何看天,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天坛,从建造伊始,就被自然而然地赋予了某种神秘的哲学内涵,也成为皇权至上和神权至尊的体现.即使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帝,至此也要走下玉辇,脱去龙袍,换上祭服,虔诚跪拜,敬畏上 ...
-
内蒙古武川县坝顶北魏祭天遗址入围“2020年度中国考古新发现”
3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举办的 "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新鲜出炉,内蒙古武川县坝顶北魏祭天遗址入围. 内蒙古武川县坝顶北魏祭天遗址 坝顶遗址发掘区 ...
-
红山文化晚期玉玦形制特点的研究
(图4) 图4这件玉玦为黄色玉质,玉质温润细腻,坚硬,玉玦呈扁片状,壁薄,器身正面带有冰片纹,背面被侵蚀的痕迹明显,沁痕呈坑状.玦口外宽内窄,明显是砣具切割而成的.这种切口既不同于红山文化时期,又不同 ...
-
【辽】牛河梁遗址采集的两件红山文化玉玦形龙高清细节图览
标本7,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此件征集于牛河梁附近张福店(富山乡北山). 整体蜷曲如环,缺口未断,内缘相连.环孔和背部小孔均为对钻,环孔圆滑,无纹饰,用于穿系佩挂.兽首,大立耳,圆眼,吻部前凸,口微 ...
-
古玉界:流失海外的红山文化高古玉
大英博物馆藏 大英博物馆藏 红山文化篇大英博物馆藏 红山文化篇大英博物馆藏 红山文化篇大英博物馆藏 红山文化篇大英博物馆藏 红山文化篇大英博物馆藏 红山文化篇大英博物馆藏 红山文化篇大英博物馆藏 红山 ...
-
李新伟:红山文化玉器内涵的新认识
转载自李新伟 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 摘要:凌家滩玉版等特殊玉器和大量陶器刻画图像表明,先秦文献记载的天极观念在史前时代已经出现,要点包括天极为天体的中心,可以用八角星纹.纽结纹和獠牙兽面表示:神鸟可 ...
-
两件红山文化玉玦形龙高清细节图览
标本7,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此件征集于牛河梁附近张福店(富山乡北山). 整体蜷曲如环,缺口未断,内缘相连.环孔和背部小孔均为对钻,环孔圆滑,无纹饰,用于穿系佩挂.兽首,大立耳,圆眼,吻部前凸,口微 ...
-
高伟全(加籍华人):科学文化诗歌精选(五首)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高伟全(加籍华人):文化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红山文化高古玉一次看个够!
红山文化高古玉一次看个够!
-
揭秘真实的红山文化:高古玉的精髓!
1954年定名為紅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较重要的新石器时期文化, 距今約5000至6000年前,持续时间約2000年. 因1935年首次发现于热河省(今属内蒙古)的红山而得名. 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新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