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
相关推荐
-
【诗歌创作方法连载21】四川成都|贺南京:诗歌创作灵性说
诗歌创作灵性说 贺 南 京 人先天秉赋各有差异,后天修养自有不同.身处南北,感受自然殊别.皆受地理影响,创作诗歌时尽显其特性.所以诗歌创作风格不同,势不必同,灵性造化之故.诗歌是文字留墨成迹,心 ...
-
熊 忭:卜松山《中国的美学和文学理论——从传统到现代》述评
摘要:德国汉学家卜松山所著<中国的美学和文学理论--从传统到现代>一书,代表了近年来德国汉学界研究中国古代文论的最高成就.该书在认知层面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对于中国古代美学精神形成了系统性. ...
-
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 第十章 第四节 吴镇"不技之技”的美学思想
吴镇(1280-1354),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嘉兴人.曾自题其墓为"梅花和尚之塔",元季绘画四大家之一,诗.书.画在当时号称三绝.其性高介孤洁,为免兵火之灾,以卜蓍为生,过着隐居 ...
-
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 第十章 第五节 马臻的美学思想
马臻,生卒年月不详,是元代著名道士画家.幼时即出家做道士,隐居于西湖湖畔.其友仇远曾这样评价马臻:"其资也粹,其学也正,其言也文,其居家笃于孝弟,清勤恬雅,动以古人,自饬暨出家,著道士服,隐 ...
-
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h1 style="color: rgb(0, 0, 0);"><span data-offset="1" data-catelog="107676" frequency="1">第</span><span data-offset=&qu
张宇初(1359-1410)为明代正一派著名道士.字子璇,别号耆山.自幼喜读书,"尝受道法于长春真人刘渊然,后与渊然不协,相诋讦"[1].洪武十年(1377)嗣教,为第四十三代天师 ...
-
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h2 style="color: rgb(0, 0, 0);"><span data-offset="1" data-catelog="107682" frequency="1">第</span><span data-offset=&qu
美与生命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道家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现象.<庄子·知北游>:"人之生,气之聚也,聚之则生,散则为死."认为人的生死都是因为有"元气"在 ...
-
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 第第十节 程以宁美学思想之四:“素朴”文艺美学观
一."复归于朴":素朴的美学主张 如前所述,程以宁认为要获得长生久视即获得"生-美",必须体道悟道,切断外界刺激,回归本然状态.他说:"而不知大道之极 ...
-
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 后 记
后 记 做人文学科的学术研究,本来就是辛苦而孤寂的事,何况是如此冷僻的中国传统文化选题.自十年前国家社科基金和八年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立项研究以来,我就深感任务之艰巨.所幸我指导的宗教学道教研究方向 ...
-
顾海良|卢森贝的《政治经济学史》及其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意义
摘要:基于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经济思想史研究,是以苏联学者卢森贝撰写的<政治经济学史>三卷本及之后的单卷本的出版为显著标志的.<政治经济学史>对政治经济学史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体 ...
-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美学比较研究,中国画更胜一筹
摘要: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与创新离不开以人的生活与实践为基础的研究,也离不开对于异域文化艺术的研究与借鉴.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由于两者在文化历史背景与审美思想意蕴方面存在着差异,我们只有全面了解掌握中 ...
-
赞!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美学比较研究,中国画更胜一筹
原创2021-05-31 13:44·美术研究 摘要: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与创新离不开以人的生活与实践为基础的研究,也离不开对于异域文化艺术的研究与借鉴.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由于两者在文化历史背景与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