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地下植被储存人类10年碳排放 |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相关推荐
-
共识声明(上) | Nature子刊:微生物和气候变化
编译:阿昊,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在当今我们所生活的地球上,气候变化正在影响地球上的大多数生命.微生物是所有高等生命的基石.为了理解人类和其他生命(包括我们还没有发现 ...
-
重磅新闻 | Nature Microbiology:有害气体维持地底微生物的生存
编译:流浪过的梦,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大多数土壤微生物可以利用微量气体一氧化碳.氢和甲烷以及其他可能的无机化合物来补充它们细胞的能量需求.有相关研究学者结合宏基因组 ...
-
《自然》最新论文:植物和土壤或能互换储碳能力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1-03-26 09:36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气候变化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开展一项针对100多个实验的分析研究显示,当二氧化碳水平升高导致植物生物量增 ...
-
科研 | 中科院梁超:森林恢复加速了土壤有机碳的积累:来自微生物标志物的证据
本文由fufu编译,玛莉.江舜尧编辑.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土壤中储存的碳(C)比植物和大气层更多,其在生态系统中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很多研究表明可持续森林管理做法可以通过提高植物生产力来 ...
-
科研 | Nature子刊: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固碳之间的关系
本文由艾奥里亚编译,董小橙.江舜尧编辑.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在自然演替过程中,农业退化和废弃农田可以去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作为土壤有机质进行固存.然而,这一过程十分缓慢,需要一个世 ...
-
Nature:1.1 万亿吨!2020 年全球人造材料重量正式超过所有活生物重量
自第一次农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已经极大地改变了地球面貌,人类通过农业和采伐等活性让植物生物量减少了一半,与此同时,人造物体不断产生和累积还让地球活生物量与人造质量之间的平衡发生了转变. 那么,目前全世 ...
-
土壤微生物碳泵作为陆地碳汇的新概念
写在前面: 这篇文章是我最近精读的一篇文章,大佬们的综述写的很好,所以我就用了一周中空闲的时间做了全文的翻译.翻译过程中顺便对我认为是重点的部分做了加粗及标红等处理.我不能打包票的说一定与作者原文的意 ...
-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 生态回路:跨多营养相互作用的宿主微生物(国人作品)
推荐:江舜尧 编译:艾奥里亚 编辑:十九 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Hawkesbury Institute for the Environment, Western Sydney University)B ...
-
科研 | ISME:落叶林土壤中微生物分解的小秘密
本文由殷继忠编译,董小橙.江舜尧编辑.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森林土壤包含着重要的陆地碳(C)资源,C主要固定在植物衍生物中.微生物是森林中C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分解凋落物进一步平衡生 ...
-
Nature:人造材料总量超过地球生物总量,人类活动致地球「增重」1.1兆吨
来源:新智元 想像一下,如果把你用过的所有消耗品,从吃过的食物到用过的东西都堆在你家门口,那会是什么样子? 有资料显示,一个人的一生平均要洗 7163 次澡,消耗将近 1 百万升水,做 1043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