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涛:方国瑜先生的整体论与庄蹻入滇再研究
相关推荐
-
秦吞巴蜀:都江堰的由来
巴国和蜀国这两个老邻居世代不和,经常有摩擦.蜀王派自己的弟弟到相邻的苴(读居)国当苴侯,没想到弟弟当上国君之后却私自与巴国亲近,蜀王听说后觉得头顶彷佛在冒绿光,勃然大怒,立即下令讨伐苴国,苴国弱小,无 ...
-
UC头条战国时期占领巴蜀之地的是哪个国家?为何不是楚国?
战国时期,秦国逐渐成为最强大的国家,并有着吞并其他国家的野心.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秦灭巴蜀之战,于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国张仪.司马错等率军攻灭巴 ...
-
获得巴蜀之地后,秦国的实力究竟获得怎样的飞跃
公元前316年,四川盆地的巴蜀两国彼此相攻,北面的秦国趁机派国尉司马错统兵入川,一举攻灭巴.蜀两国,"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此前,秦国因为重用商鞅变法,国势日渐强 ...
-
戏说上下五千年 | 石牛拉坨屎,三国一起死……
司马错伐蜀 /典故卡 秦灭巴蜀之战载于<史记·秦本纪>.秦惠文王听取大将司马错的建议,选择攻取巴蜀之地的决策,是秦国统一之路上的关键一步.秦国拥有巴蜀以后,不仅疆域扩大许多,还获得了巴蜀 ...
-
造成“三星堆文明”所在古蜀国的终结者居然是战国的他!
最近我国考古工作者们在四川广汉三星堆文明遗址又发掘出了大量的珍贵文物,自上世纪二十年代三星堆古遗址被发现以来,其中蓄含的文明信息已是震惊世界.因此从当中的珍奇文物看来,深处中国乃至四川腹地的三星堆文明 ...
-
学林轶事|“南中泰斗”方国瑜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
【林超民】整体性:方国瑜的理论贡献
[编者按]方国瑜教授于1963 年发表的<论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是针对国内外一些学者将中国历史当作单一的汉族历史,将非汉族的中国少数民族的历史排除在中国历史之外的荒谬言论而提出来的.论文 ...
-
中国著名纳西族历史学家方国瑜对西南历史地理研究的贡献
摘要:方国瑜先生在当代于中国民族史.西南历史地理.云南地方文献.纳西语言文化等领域都作出过开创性的贡献.本文以<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为研究文本,探讨方国瑜先生对西南历史地理研究的贡献.方 ...
-
龚荫 | 西南民族史地理学的一代大师——回忆方国瑜先生的治学方略
西南民族史地理学的一代大师--方国瑜先生虽已去世,但他的精神.师范永存.他是我们永远敬重.怀念的导师.他的音容笑貌,待人诚恳真挚及淳淳教导我的态度和苦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使我永远不能忘怀. 一 ...
-
丁存金:方国瑜先生与傣族史研究
摘 要:方国瑜先生是一代滇史拓荒大家,对西南民族史研究贡献巨大.1936年回乡任教之后就着手搜集傣族史料,1943年出版<滇西边区考察记>,1958年出版<元代云南行省傣族史料编年 ...
-
丁存金:方国瑜与元代西南边疆史地研究
摘要:方国瑜因心系西南边疆而回乡任教四十余载,一生勤勉治学,成为一代滇史拓荒的大家,在云南地方史.民族史.西南边疆史.云南地方文献等诸多方面研究成果丰厚.方国瑜在梳理云南地方史期间,留心研究空白的元代 ...
-
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是现代中华民族建设与认同的基石——方国瑜《论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研究之一
摘要:"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是方国瑜先生长期研究中国各民族历史提出的理论认识,是一个立足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原创性总结,能够反映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其核心论点是强调各民族之间 ...
-
方国瑜 | 试论“大理图志”诸问题
本文运用史料,作了考证,说明大理段氏后期曾编有"大理图志"一类的书,为元初编撰<云南图志>的蓝本.本文指出<云南图志>中的谬误,力求弄清"大理图志 ...
-
铁笔铸史的礼赞 ——重读方国瑜和《抗日战争滇西战事篇》
方国瑜 (1903-1983),字瑞臣,云南丽江人,著名历史学家.民族学家.文献学家.方志学家,是西南民族史的开拓者.云南地方史的奠基者,被学界誉为"南中泰斗,滇史巨擘". 腾冲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