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都美刊之声】李普升: 庆阳饮水贵如油

作者简介
李普升(老来乐)1956年生于甘肃镇原,汉族,中共党员。1987年毕业于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2000年毕业于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大学专科学校。1984年为《诗刊》社全国青年诗歌刊授学院第一期正式学员。作品被收录《未名作家诗人名录》一书。曾在庆阳《陇东报》《甘肃水利报》《城市供水报》等报刊、广播电台发表文章。先后在原庆阳通用机器厂,庆阳市供排水公司,西峰区水利局节约用水办公室,水政水资源管理办公室,水政水资源察查大队工作,已离休。现为《晶莹美刊》会员。本人酷爱诗歌散文,喜欢音乐舞蹈。我相信,只要用心热爱生活,就能接近诗并能写出好作品。
*欢迎聆听*
总编 | 晶莹 | 编辑 | 瑾瑶
东方文学美文欣赏
华都美刊之声
庆阳饮水贵如油
作者:李普升
庆阳是个高原城市,地处天下黄土层最厚的董志塬腹地,南北长约二百多公里,人杰地灵,有着陇东粮仓的美誉。
西峰是庆阳市一个区,有着古老传奇的故事。西峰没有峰成为佳话,传说女娲娘娘将此峰移到天界去了!
庆阳市什么都好,就是缺水!平展展肥沃沃的董志塬,一眼望不到边,有着和八百里秦川相媲美的赞誉。
美丽传奇的地域,水贵如油!城市农村人饮困难,给生活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困挠着经济发展。
四、五十年代,一些地方的人饮靠集雨窖用水;一些地方的人饮靠沟道坝泉用水,但都离不开“艰难”二字。城市居民用水全靠机井供应,时有停水、断流现象。
六、七十年代,国家政策已向老区倾斜,下放人饮工程专用资金,解决老区人民的饮水困难问题,启动市县水利部门帮助城乡打机井。水利部门成立了打井队,带资金技术下村队勘测、打井,打不出水不走人。
老百姓非常欢迎、支持,杀猪宰羊,管吃管住。每个小村都有一眼机井,再不用为吃水困难发愁了!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地方水利部门的密切配合,庆阳市五年人饮工程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到目前,家家通上了自来水。农村一些实体利用蓄灌、喷灌、滴灌技术,走上了致富道路!
城市供水也有所改善,维修管网,筹建了水厂、加压泵站,启用了世界著名的黄土坝库水,彻底解决庆阳市城区用水紧缺的“老大难”问题。
目前,西峰城区用水平稳,达到二十四小时满负荷供水,水质已达到国家用水标准。
为了老区的经济发展,“北水南调”的黄河水已到了庆阳县诚,在不远的将来,庆阳人民就能吃上“母亲”黄河水了!
2021年4月26日

华都美刊之声欢迎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