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洛阳名园记后原文、翻译及赏析
相关推荐
-
古文观止156:李格非•书洛阳名园记后
李格非:字文叔,生卒年不详,<宋史·李格非传>仅载:"卒,年六十一",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 )人,女词人李清照之父.李清照<上枢密韩公诗二首>诗序中称&q ...
-
中国古代4大兵家必争之地,分为一省三地,得之就可得天下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上下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拥有很多次大一统的经历,并且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大一统似乎成为了每个帝王心中最渴求的目标,并为此而付出了诸多努力.随着古代历史不断发展,古人们也总结出来了一些 ...
-
韩愈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译文:他的文章使八代以来的衰败文风,得到振兴,他对儒道的宣扬,使天下人在沉溺中得到拯救,他的忠诚曾触 ...
-
经典文言文《书洛阳名园记后·》原文·译文·赏析
[宋]李格非 原文 论曰:洛陽处天下之中,挟殽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常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陽必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陽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 ...
-
古文观止:《书洛阳名园记后》李格非
古诗词文欣赏 品读古典诗词 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 聆听最美好声音 书洛阳名园记后 宋代:李格非 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 ...
-
后出师表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原文 译文对照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 ...
-
后赤壁赋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原文 译文对照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q ...
-
岳阳楼记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原文 译文对照 庆历四年春,谴责:责备.<左传·成公十七年>:"国子-我."②被贬官,降职.<琵琶行>:"-居卧病浔阳城."③缺点:过失 ...
-
桃花源记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桃花源记 [魏晋] 陶渊明 译文对照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 ...
-
苏辙《东轩记》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及翻译
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①,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怜其无归也,许之.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 ...
-
书愤五首·其一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⑴书愤:书写自己的愤恨之情.书,写. ⑵早岁:早年,年轻时.那:即"哪".世事艰:指抗金大业屡遭破坏. ⑶"中原"句: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坚定如山.中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