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液经法图》以味成方法则(2)
相关推荐
-
《辅行诀》“汤液经法图”发微
一.五脏五味配属浅识五脏配属五味,现在所通行的乃依据<黄帝内经·素问>的"金匮真言论篇"与"脏气法时论篇"的经文配属:但<辅行诀>所载五 ...
-
[原创] 解读辅行诀:大小补汤组方规律
本篇对辅行诀中大小补汤方的分析是建立在前述文章基础上的,特别是君臣佐使,五行生克,五味化生,若前述概念不清,无法理解此文.对于方剂对应的症状和剂量,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另有文章论述.道家用五行五味五脏生 ...
-
《辅行诀脏俯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大补肺汤
金性药(阴):有敛固之功,可补肺益肾养脾泻肝抑心.15 ①金中金(阴中少阴) 3 五味子,金中金.酸,温.归肺.心.肾经.敛汗止渴,敛肺止渴,涩精止泻,安神明目. 胡麻油,金中金.甘,微温.入肝.肾. ...
-
大补肾汤:治精气虚少,腰痛,骨痿,不可行走……
中医学苑 xyzych1988 本文选自学苑出版社<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临证指南医案>,欲知详情,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补肾汤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 补肾汤 ...
-
《汤液经法图》以味成方法则(1)
<辅行诀>曰: 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今者 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 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 ...
-
《汤液经法图》谈体味,用味,化味
根据"辛木.咸火.甘土.酸金和苦水",用"辛.咸.甘.酸和水"分别一一对应代入<五行相生相成图>"木.火.土.金.水",就可以得 ...
-
汤液经法图系列(6): 说说安宫牛黄丸
上一期我们讲了经典的泻心之方,三黄泻心汤和栀子豉汤,它们的组方用药,完全符合治疗心火病证所用的"苦泻-咸补-酸收"配伍模式.为了加深印象,本期我们再说一个以泻心火为主的方子,那就是 ...
-
汤液经法图系列(5): 三黄泻心汤与栀子豉汤
前几期我们讲了汤液经法图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大家一定要记住这样一句话,即:汤液经法图是通过五脏虚实认识疾病,通过五味补泻治疗疾病.从这个思路出发,我们举了一个最经典的方子,桂枝汤,这是一个肝木病证的治疗 ...
-
UC头条:汤液经法图系列(4): 体、用是什么意思? 与补、泻是什么关系?
前两期我们试着从汤液经法图角度,分析了桂枝汤这个具体的方子.结论是,桂枝汤为经典的补肝之方,药用辛-酸-甘的配伍,其中,辛补肝,酸泻肝,甘补肝. 有人说,咦,金老师,在汤液经法图里面,左下角的那个肝木 ...
-
汤液经法图系列(4): 体、用是什么意思? 与补、泻是什么关系?
前两期我们试着从汤液经法图角度,分析了桂枝汤这个具体的方子.结论是,桂枝汤为经典的补肝之方,药用辛-酸-甘的配伍,其中,辛补肝,酸泻肝,甘补肝. 有人说,咦,金老师,在汤液经法图里面,左下角的那个肝木 ...
-
汤液经法图系列(1):汤液经法图是什么?哪来的?
说好的今年开始讲"汤液经法图",我们今天就开始. 这个图呢,其实我在中国药科大学上本科的时候,大约2006年吧,我就见过,但是没看懂,找了一些解读和探秘的网络文章,还是没看懂,所以 ...
-
汤液经法图系列(2):通过虚实认识疾病,采用补泻治疗疾病
今天开始,我们讲汤液经法图的结构和内容. 我们一直在说,汤液经法图是一个完整的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学体系.这其中包含了疾病的诊断,也包含了疾病的治疗 什么意思呢?很简单,医学的目的,就是认识和治疗疾病 ...
-
汤液经法图系列(3):桂枝汤与岐山臊子面的神交
在上一节课里,我们讲了"汤液经法图"给出的疾病诊疗思路.什么思路呢?就是通过虚实认识疾病,通过补泻治疗疾病. 再准确一点说,通过五脏虚实认识疾病,通过五味补泻治疗疾病. 有人说,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