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界 | 毕祖金 :母校的钟声

(0)

相关推荐

  • 母校白中,心中永远的圣地!

    〓第 1549 期〓 作者|殷煌文  编辑|王成海 白音察干中学一九六零年建校,至一九六六年文革开始,学校在短短六年的时间就形成了良好的校风,这种校风不像现在有许多学校刻在碑上,贴在墙上,刻意而为之, ...

  • 东平四中,青春时光永难忘​

    [家教智慧 第961期] 东平四中,青春时光永难忘 很多人在探讨,高中同学比大学同学感情更深,为什么?高中同学聚会比大学更热又是为什么?回答者说:小学.初中因年幼而无知,大学又因成熟而现实.高中是在1 ...

  • 牛富贵 | 病床忆母校

    近一月余,因突发头晕,走路摇摆,行走困难,在京入院查治.故病床上回忆七十年代初中的母校━━十八顷中学. 当年的母校座落在十八顷公社所在地的最西边,方形的校园开着东大门,大门旁边盖着两间小土房,也算是传 ...

  • 那所学校那口钟

            我曾经在一所点上小学任过代课教师.这个学校非常的小,就像是一竖的七间教室一字排开,与教师办公室的一横似的房子呈"丁"字形结构,六个年级七个老师,一百二十几个学生.我 ...

  • 玉溪师专、师院的老铁们!还记得当年的老师和自己的模样吗?

    又是一年毕业季.看到微信朋友圈里晒出的一张张即将走出象牙塔小朋友们青春四溢的笑脸,我十分感概:感概时代进步,一天更比一天好:感概岁月静好,一代娇子长成才:感概岁月如梭,昨日如梦随风去. 转眼间,我已从 ...

  • 【三秦文学周末特刊】毕祖金:【 蒲扇悠悠忆清凉】(散文)

    蒲扇悠悠忆清凉 文/毕祖金 儿时农村的夏天当属最值记忆了,伴着烈日当头,蝉儿鸣噪,酷暑闷热,雨前雷电,最离不开手的便是一把不停摇扇的老蒲扇.最初,农村还没电,更谈不上消夏用的电扇和空调.那时,家中还达 ...

  • 毕祖金 | 我家老屋

    记忆深处,我家老屋共有三座:一座是我爷奶辈的老屋,一座是我父母刚分家时的临建老屋,一座便是我从小居住时间最长的老屋了. 三座老屋现虽都已不复存在,但在我们一家人心目中,它们依然那样永久矗立着. 爷奶辈 ...

  • 毕祖金 | 家乡麦场记忆

    家乡记忆中,有黑土地.灰土路,有老屋和小桥,有常年不断流淌的小河沟,有牛欢马叫.鸡鸣犬吠,更有夏秋时节麦场上的热闹非凡,欢声笑语. 家乡的麦场,就紧贴在村子南边,长方形,大似一个足球场.一年四个季节, ...

  • 毕祖金 | 父亲的牛屋

    耕了一辈子土地的父亲,却住了半辈子的牛屋. 父亲住牛屋,是他主动和牛为伴而住,是为更好地饲养好.照顾好耕牛而住. 自小就记得父亲在村部牛棚饲养耕牛的情景.那是还没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前,全体社员共同劳动 ...

  • 毕祖金 | 故乡的灯火

    故乡的灯火 文|毕祖金 故乡于我,随着时光渐远,依旧那样生态原始,淳朴自然.更时常不忘的,还有故乡的灯火,它是故乡的眼睛,也是故乡的灵魂.我对故乡的记忆便从她的眼睛开始,直至绕不开她的灵魂. 来到世间 ...

  • 毕祖金 | 永远的外婆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永远的外婆 文|毕祖金  清明时节,细雨绵绵,故人已逝,哀思切切. 对一生中我所有缘的每一位故人来说,或深或浅的记忆细胞,都在这一时节激活:斑驳难忘的镜头,都在这一时节回 ...

  • 作家专栏 | 毕祖金 | 故乡的炊烟

    花洲文学 邓州市作协公众号 关注 故乡的炊烟 文|毕祖金  故乡的炊烟,曾伴着我的出生和成长. 首次嗅到故乡的炊烟味,当是四十多年前初冬那个清寒夜晚了. 当我"呱呱"坠地的啼哭声, ...

  • 毕祖金 | 中秋忆月饼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中秋忆月饼 文|毕祖金 盼望着,盼望着,中秋节终于到了.盼着母亲当天的晚饭能早点做,盼着中秋的月亮早点升起来,盼着解馋的月饼能早点捧在手中,含在嘴中-- 儿时,中秋节的月 ...

  • 毕祖金 | 诡异灵怪“旱古装”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诡异灵怪"旱古装" 文|毕祖金 儿时农村,诡异灵怪传说颇多,妖魔鬼怪更是吓人,除了小孩害怕之外,就连大人们也会毛骨悚然. 家乡每逢大旱时节就盛传有&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