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里的元宵节,美醉!

宋词里的元宵节,美醉!

唐  放灯

火树银花不夜天,

游人元宵多留连。

灯山星桥笙歌满,

金吾放禁任狂欢。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元(月)宵(夜)』。道家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早在汉代已有庆贺元宵之俗,至唐规模更为盛大。唐睿宗时元夕作灯树高二十丈,燃灯五万盏,号为『火树』。『金吾不禁夜』是说京城破例取消夜间戒严,允许市民逛灯三整夜,又称『放灯』。

宋  蚕卜

捉弄米粉状蚕丝,

内藏吉语待尔食。

喜得佳兆虽自设,

依然欢乐不可支。

宋杨万里有《上元夜里俗粉米为蚕丝,书吉语置其中以占一岁之祸福,谓之蚕卜,因戏作长句》诗:『今年上元家里住,村落无灯惟有雨。隔溪丛祠稍箫鼓,不知还有游人否?儿女炊玉作蚕丝,中置吉语默有祈,小儿祝身取官早,小女只求蚕事好。』云云。既说是里俗,可知是杨万里家乡江西吉州地方的风俗;也即南方养蚕地区的风俗。

元  结羊肠

元宵初过犹自忙,

家家女儿结羊肠。

含情暗思心中语:

何时得似双鸳鸯。

《霏雪录》:『北方士女正月十六日用旧历纸九道为绳,乱结以首尾,联属者为兆,谓之结羊肠。』

明 走百病上城头

姐妹元宵结伴游,

金吾不禁登城头。

走出深闺祛百病,

胜到岳阳万丈楼。

六对山人《锦城竹枝词》:『为游百病走周遭,约束簪裙总取牢。偏有凤鞋端瘦极,不扶也上女墙高。』描写当时成都妇女在元宵夜遍游城墙为乐事。

清 猜灯谜

弹壁灯贴三面题,

摩肩搭背来猜谜。

本似前朝射覆事,

文思机敏方解疑。

谜社在清代亦极为流行。或研究探讨;或张灯悬谜,招引猜射,娱乐民众。谜灯有四面,三面贴题签,一面贴壁,此灯又名弹壁灯。猜中者揭签,获小礼品留念。清家震涛有《打灯谜》诗云:『一灯如豆挂门旁,草野能随艺苑忙。欲问还疑终缱绻,有何名利费思量。』

清 请紫姑神

元宵之夜请紫姑,

保佑吉祥赐安福。

终归女儿同情意,

焉辨荒唐事有无。

虽为一种迷信活动,实则含有对旧社会不幸妇女的深刻同情,并希望她有保护善良人们的神力。

清 走百病摸门钉

元宵雪衬一灯红,

走百病后摸门钉。

但愿来年生贵子,

不枉今番寒夜行。

正月十六日走百病,盖妇女藉此节日可以走较远的地方,实为一种健身活动。而已婚不孕的妇女,摸城门钉,取『添丁』之意,希望来年可生子。

祝朋友们元宵节快乐!!

注:图文来自《书画半亩》

(0)

相关推荐

  • 古人的元宵节,比今天热闹多了

    放灯 火树银花不夜天,游人元宵多留连. 灯山星桥笙歌满,金吾放禁任狂欢.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元宵".道家以正月十五为上元节.早在汉代已有庆贺元宵之俗,至唐规模更 ...

  • 宋词里的春天,醉美!

    冰雪消融,溪水潺潺,看到远山渐绿的颜色,那是春的语言: 草长莺飞,丝绦拂堤,看到枝头重现的雀跃,那是春的呢喃: 向阳草木青,明媚春光暖,春天有太多的面目. 十种心动,恰遇宋词,醉美. [1]春,美在花 ...

  • 宋词里的元宵节

    元宵节快乐 肖云鹏 - 在路上 又到元宵佳节,为什么想起的总是宋词?? 一,代入感十足 宋词继承了唐诗的韵律韵脚,让诗词句子改为长短句增加了抑扬顿挫感,让人在吟诵传播时更加酣畅淋漓.同时宋词更注重故事 ...

  • 在最美宋词里 邂逅最美的爱情

    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 ...

  • 苏作成:唐诗宋词里的元宵节

    唐诗宋词里的元宵节 苏作成 新年最热闹和最富诗意的元宵节,是从唐诗宋词中向我们走来的-- 唐代是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诗歌邂逅元宵节,自然会擦出绚烂的火花. 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中的诗 ...

  • 宋词里的绝美春天:草长莺飞,丝绦拂堤。

    冰雪消融,溪水潺潺, 看到远山渐绿的颜色,那是春的语言: 草长莺飞,丝绦拂堤, 看到枝头重现的雀跃,那是春的呢喃: 向阳草木青,明媚春光暖, 春天有太多的面目, 绝美心动,恰遇宋词...     行香 ...

  • 宋词里的绝美春天:草长莺飞,丝绦拂堤

    每天读国学 03-12 10:29 冰雪消融,溪水潺潺, 看到远山渐绿的颜色,那是春的语言: 草长莺飞,丝绦拂堤, 看到枝头重现的雀跃,那是春的呢喃: 向阳草木青,明媚春光暖, 春天有太多的面目, 绝 ...

  • 不及唐诗大气磅礴,却独有灵动,欣赏宋词里的唯美日常

    宋词不像唐诗那么大气磅礴,它以细腻的笔触来描写具体人物.事物的细枝末节,以灵动以及一瞬间的精彩情节以小见大.来突出美的无处不在.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缺少一双发现美的 ...

  • 唐诗宋词里的元宵节

    元宵节,也是个诗意的节日.古往今来,描写元宵节的佳句很多:"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有灯无月不 ...

  • 宋词里的元宵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无名氏《鹧鸪天·月满蓬壶灿烂灯》、周邦彦《解语花·上元》、另复制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又到元宵佳节,为什么想起的总是宋词?? 一,代入感十足 宋词继承了唐诗的韵律韵脚,让诗词句子改为长短句增加了抑扬顿挫感,让人在吟诵传播时更加酣畅淋漓.同时宋词更注重故事情节的细腻描写,引人遐思入胜.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