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他人以慷慨,与自己以偏爱。

FRIENDSHIP

I’ll think of you

every step of the way.

慷慨

行走在这个城市的人们,他们匆匆忙忙,让这个本不是怎么大的城市,变得相见尤其困难。我们找不到自己的朋友,深夜又让这个城市变得更加的空空荡荡。

后来才得知,空荡荡的是人心。

那天刚好有个饭局,就想着顺路带着小伙伴们回家,为了不迟到,就提前带他们下班。刚坐上车,玲玉就开始规划路线,我问她:先送你们谁呀?她说:你先送潘潘吧,然后我再坐公交车回去,省得你再来回跑了。

对于她的那种路线规划能力,一直以来我都是不敢有所质疑的,也就听从她的安排,送了潘潘,紧接着把她送到了公交车站,当我再次导航去我的目的地的时候,发现也就是20分钟的时间。如此说来,我是有足够的时间来送她的,可她的慷慨,让我有了一些的幸福。

人和人之间的相处,是需要多一些慷慨的。慷慨大过于包容,大过于理解,但是一定是源于理解和包容,源于内心深处的那份善良。

我和小黄同学,是一个县城的。他是资深的学霸,县一中优秀毕业生,第一年高考一本没去上,他认为自己没有准备好做大学生,第二年同样优秀,本硕连读的医科大高材生。他偏理性,专业技术极强,而我就是江湖中寻摸了三瓜俩枣的计俩,在小书馆里看了些吹牛的文字。等于我和他不是一个量级的选手,我擅长人际交往,靠的是江湖上推崇的情商。他擅长理论和一些独特的技术专业素养,耿直而带有锋芒。

就我们这两个老乡,每每相遇在一起,但凡有交流,都可以唇枪舌战,拼杀半天。我毫不谦虚的说,人群中我比他更讨人喜欢,所以,我有很多个瞬间,是不理解他这种执着背后的力量是什么的?

后来,也就是昨天的读书会,他用了四十页PPT来讲述他对书的理解,云里雾里我听了全程,并记录下了一些和他“吵架”的点,在主持人让我来讲述一下自己的感触的时候,我在某个瞬间觉得我应该把我的慷慨,给那个和我相差几岁的小黄同学。

在同样的成长环境里,我们来自同一个县城。他是比我厉害的,走到今天。我应该要在心里承认那份优秀、卓越,而不是总是“挑刺”。

慷慨让我得以释怀,让我在相遇相识的继续里,找到了那种从容、洒脱的快乐。

I’ll think of you

every step of the way.

偏爱

山河远阔宜自乐,万物聊赖是生活。

行走在人间半生,难自知;翻阅万卷诗书,一生寻求“旧相识”。

鸿学书馆的鸿宣姐姐,给我了一个很贴切的回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难自知,旧相识,在我的眼里,都是在时光隧道里的认知自我。经常会说,放过自己,也就是放过了别人。

偏爱在我的生活里,可能就是给自己放个小小的假期,让自己可以睡一个舒服的整觉。在充满战斗的日子里,给自己一个满足自己的空闲,喝一杯咖啡,看看世间的美景。

看似有些肤浅的追求,其实做到真的挺难。正如苏世民所言:做大事和做小事,都一样的困难。和团队在一起我们也是做了大大小小的项目,每一个项目都在坚持认真,有原则的去执行和准备,最近发现他们在感慨,没有简单的小事情,也没有什么绝对困难的大事情。我就愈发的觉得,事无大小,还是在心。

所以,有时候不要那么的羞涩,也不要那么的拘泥,遇到困难的不是只有你一个,该要向人求助的时候,就张开你的嘴,迈开你的腿。

在这里,我还是想要表达一下,自己对求助别人这件事情的观点:小黄说中国人向人求助,很多时候会有一些不好意思,甚至说是自我否定的一种感觉。我是认可的,但是我自己认为,求助他人,其实是对他人价值的一种认可,也是给予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机会。而你只要,能够给到一定的回馈,别人还是会很幸福的。

偏爱不是一种自私,偏爱仅仅是对自己一种偏心的怜爱。多少给自己留点生路吧。

为什么好友之间,总能相见?

慷慨是为了更好的偏爱,偏爱也是为了更好的慷慨。

自从金陵城开始下第一场秋雨,我就收到了来自夏天的临别赠言,同时也收到了秋天,娓娓道来的浪漫。

柠檬很心酸说:季节轮换,很多人把很多人忘了。四块五的Girl说:故人心上过,回首已是秋。南朋友说:秋已至,夏未离,剩下的话,我们在秋天慢慢说。姚懿宁说:毕竟,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雨后草木新,凉意秋袭来……

我们都在用比较忧伤的情绪,告别那热烈的盛夏,也在用淡淡的感伤,迎接浪漫的秋天。

让我们把对夏天的偏爱,留给自己、让我们对秋天的慷慨,赠与他人。我们对别人的态度里,都藏着骨子里的自己。

I’ll think of you

every step of the way.

听君一句喜欢你

娓娓道来我也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