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名案选新注系列—甘草泻心汤证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肠胃病神方——生姜泻心汤

    图为半夏 24肠鸣下利--易巨荪医案 龙津桥梁女,癸已六月患下利,日十余行,完谷不化,甚似脏寒.医者多用参.术,下利愈甚.夜则齘齿有声,或心烦不得眠.延余诊,察其神色,不甚怠倦,举动如常人,惟胃口稍减 ...

  • 痞证与经方小结

    痞证与经方小结

  • 经方:甘草泻心汤(心下痞,下利无肠鸣)

    甘草泻心汤 [原文] 甘草四两(炙)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黄连一两 干姜三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者]张仲景 [出自]< ...

  • 【中医】伤寒论整理表格版

    伤寒论整理表格版特别提示本篇内容仅限于中医临床医师辨证论治使用,禁止非医护人员采用,若因私自采用出现的任何后果,与本平台无关.桂枝汤(56.91.276)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 枣十二枚 甘草二 ...

  • 七、半夏汤类方及其药物常用量

             胡希恕胡老于1963年 5月,有一份<伤寒论>与<金匮要略>228 个方证(其中有3次重复)的六经类方及其常用量,学习本文,可以知道胡老当年的临床用方用量,供 ...

  • 三部六病解读《伤寒论》(五)_

    三部六病解读<伤寒论>(五)(2008-03-21 12:11:21) 转载▼标签: 健康第二节 太阴病类证一.理中汤证1.理中汤主证原文: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 ...

  • 新本伤寒杂病论(十一)

    辨伤寒坏病脉症并治第十一 老庄 发布时间:2007年4月16日 18时26分 凡病,若发许,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伤寒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 ...

  • 伤寒名案选新注系列—桂枝加厚朴杏仁汤证

    许叔微:治一人,为寇执,置舟中磺扳,数日得脱,乘饥姿食,良久解衣扪虱,次日遂伤寒,自汗而膈不利.一医作伤食而下之,一医作解衣外感而汗之,杂治数日,渐觉昏困,上喘息高.许诊之曰:太阳病下之,表未解,微喘 ...

  • 伤寒名案选新注系列—麻黄升麻汤证

    案2[陈逊斋医案]      治李某.曾二次患喉痰,一次患溏泄,治之愈.今复患寒热病,历十余日不退,邀余诊,切脉未竟,已下利二次,头痛,腹痛,骨节痛,喉头尽白而腐,吐脓样痰挟血.六脉浮中两按皆无,重按 ...

  • 伤寒名案选新注 (全 75汤症)

    楼主sumer9982007-10-13 22:56:25转贴:伤寒名案选新注 作者:熊寥笙 前言 百岁名老中医熊寥笙简介:熊寥笙,1905年生,重庆巴县人,原重庆市中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目前已年 ...

  • 『常用方剂』固涩剂>涩肠固脱>伤寒名案选新注(九)

    作者:熊寥笙 七十.半夏散及汤证 张石顽医案:治一女.伤风咳嗽.先前自用疏风润肺止咳之药,不应,转加呕渴咽痛.石顽诊之,六脉浮滑应指,因与半夏散三啜而病如失.或间咳嗽咽痛而渴,举世咸禁燥剂,今用半夏辄 ...

  • 『伤寒验案』伤寒论六经:标证、本证、中见证、兼证

    太阳标证:头痛,身热,恶寒,怕风,项强腰痛,骨节烦疼.无汗者寒甚于风,自汗者风重于寒.太阳本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甚或短数淋沥,或反小便自利,蓄血如狂.秀按:太阳之为病,寒水之气为病也.寒 ...

  • 中医名方鸡鸣散新用治疗伤科疾病验案

    [别名]证治准绳方 [组成]槟榔1.3.陈皮1.3.木瓜1.3.吴茱萸0.4.紫苏0.4.桔梗0.7.生姜0.7. [主治]脚气疼痛,及风湿流注,足痛筋脉浮肿者. [应用]用于湿性脚气初起,足腿肿重疼 ...

  • 『伤寒验案』伤寒名医验案精选:桂枝新加汤

    一.阳虚感冒赵守真医案:朱某,男.体赢瘦,素有遗精病,又不自爱惜,喜酒多嗜好,复多斫丧.平日恶寒特甚,少劳则喘促气上,其阳气虚微肾元亏损也明甚.某冬日赴席邻村,醉酒饱食,深夜始归,不免风寒侵袭.次日感 ...

  • 伤寒大家赵守真验案选(转转)

    赵守真,湖南省已故名医,曾在零陵开业,1959年调湖南省中医研究所,著有<治验回忆录>.赵氏伤寒功底深厚,用药多系经方,精纯不杂,尤擅用附子.干姜类热药,以四逆辈.理中汤应用尤为娴熟.赵氏 ...

  • 新加坡维多利亚初级学院一名学生感染新冠,将改为居家授课

    新加坡讯    维多利亚初级学院有一名学生确诊感染新冠. 根据维多利亚初级学院5月8日发给家长的信函,这名学生最后一次上学是5月5日.与学生密切接触的师生5月7日已经隔离.校舍已彻底清洁和消毒. 信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