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让敦煌壁画和洞窟“活”起来、“活”下去
相关推荐
-
用平凡成就不凡——记“敦煌的女儿”樊锦诗
"我和敦煌有割不掉的缘分,我这一生注定属于敦煌."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时常这样描述自己. 樊锦诗,生于1938年,祖籍浙江杭州.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敦煌研 ...
-
莫高窟的“养颜”人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研究院里,工作人员正盯着一块硕大的电子屏."323窟,二氧化碳浓度1639ppm,温度15.3℃,湿度37%--"一个个小绿点代表着洞窟内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正常, ...
-
敦煌|蓬溪人段文杰
1917 | 2011 透过黄沙大漠,在莫高窟,有一位在艺术成就.学养见识和人生品格上,都洋溢着大师风范的长者. 敦煌之梦 我自从1945年到达甘肃并于1946年到达莫高窟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敦煌,为 ...
-
数字化让敦煌文物 永久保存,“云”游世界
原标题:数字化让敦煌文物 永久保存,"云"游世界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莫高窟一改往日的门庭若市.位于九层楼南侧的130窟围起围栏,正在实施数字化保护工作.130窟开凿于盛唐,窟内佛 ...
-
一场跨越中西的对话:如何让文化遗产消亡慢一点
文化产业评论 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分享及综合服务平台6小时前 "博物馆者,非古董者之墓地,乃活思想之育种场,是启蒙民众之重要机关."5月18日,在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中法两大 ...
-
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讲述莫高窟人与“莫高精神”
7月20日下午,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2号影院座无虚席,200余名通过网络预约报名的听众参加第二十九期<敦煌文化驿站>.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以<莫高窟人与莫高精神>为题,为听众讲述 ...
-
参观中国园林博物馆 、敦煌研究院主办的" 千年敦煌一一石窟壁画中的营造之美″展览 | 作者 阿燕
参观中国园林博物馆 .敦煌研究院主办的" 千年敦煌 一一石窟壁画中的营造之美″展览 阿燕 当敦煌来到园林 由不得我彷徨 由不得我 犹豫 由不得我放下手中的笔 转身来到这里 中国园林博物馆. ...
-
择一事终一生的“敦煌女儿”——记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
"几代莫高窟人为保护.研究和弘扬敦煌石窟文化艺术,付出毕生精力.对我来说,没有愧对祖先和先辈交给自己的事业,就是最大的幸福."被称为"敦煌女儿"的敦煌研究院名誉 ...
-
刘铁民[原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
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3项,编著<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预案编制>等11部学术专著.组织完成了南水北调和长江三峡水电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安全咨询.评估或认证工作,主持编制和执笔起草了大量 ...
-
青春之花在大漠绽放——记敦煌研究院讲解员群体
青春之花在大漠绽放--记敦煌研究院讲解员群体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5-23 03:01 光明日报记者 宋喜群 王冰雅 近日,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荣获第25届"甘 ...
-
敦煌发现6幅900年前的壁画,揭开了孙悟空真实容貌,专家:好丑哦
大家肯定知道我们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石窟啊,敦煌石窟那绝对是世界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历经1000多年,里面保存了2000尊彩色佛像,壁画更是达到了4万多平方千米,那简直就是国宝中的国宝. 在1982年 ...
-
敦煌研究院敦煌学信息中心主任张元林:对话——神奇的285窟
2021-04-09 10:25 甘肃卫视<丝路大讲堂> 4月9日 周五21:25 与您相约 不见不散 它是经学术界达成共识,最能反映丝绸之路上不同文明之间进行对话.交融的洞窟.来自古代中 ...
-
[首藏作品](6068)苏伯民: 给莫高窟壁画“开药方”
苏伯民: 给莫高窟壁画"开药方"◎新华社记者 施雨岑 张玉洁周一有约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采访活动上,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苏伯民面 ...
-
与顶级国宝同行 · 敦煌研究院篇
中国有很多文物并不是你想看就能看到的,甘肃的第三件禁止出境文物,北魏刺绣佛像供养人,就很难见到. 看不到的原因太多了.首先,去博物馆一定要掐好黄历看好星期几,因为基本全国的博物馆每周一都要闭馆,某城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