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点滴】《兰亭集序》——死生亦大矣
死生亦大矣
再读《兰亭集序》有感
惠风和畅,溪水潺湲。无论是一千多年前的会稽,还是以一千多年后的豫北。每亲近山,总会有许多感怀,尤其是在天朗气清的暮春之初。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问题,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烦恼。只是因战火和平、雅俗各异,问题和烦恼又有些表现上的不同。但只要活着,就会有解不开的许多迷。造物者怕是早已料及此事,于是给了人意识,让意识来驱动自我。高级一点的,会把意识积极转化为较为高级的思维,在面对人生许多烦恼的时候,能够率先运用思维去点滴瓦解。
我不懂王逸少,但从流传下来他的作品、画像以及后人对他的种种评价,又构成了和大众一样的印象了解。其人,清逸俊朗,其字,惊鸿游龙,其事,淡雅翩然。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足以畅怀,何人不乐?
然而对于一位年过五十的老者,他的乐绝非孩童般简单而持久,也不像寻常人一样随处可哈哈大笑。五十,知天命也。乐的情绪随着阅历之深而变得寡淡,乐的享受也会随着对人世味觉而变得警觉。而乐,哪里又是人生常态呢。
固然积极者可以提供种种假说,但乐本身,并不是天给的。上天所给,仿佛就是一场从拥有到失去的历程。拥有生命,收获人间真情,获得尘世功名,失去人生至亲挚爱挚友,失去尘世利禄,失去所有健康,直到失去生命。既知生命如此虚无,到头来还似空空一场,倒何必追追赶赶、慌慌忙忙?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所有的美好总是这样的短暂!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而人的欲求又总在改变中无穷无尽!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所有的美好和欲求在时间的荡涤下,顷刻灰飞烟灭!
人生,竟似一幻。
人生,到底无趣。
然而古之贤者,又字字相传——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古人不我欺,古人亦多忧。当王逸少感叹人生虚无之痛时,何尝不迷惑自己的人生意义。但他仍然这般热爱生命、积极地活着。文有多悲痛,生就有多坚强。就像日出终于冲破黑夜的重重阻挠,冉冉而生。那苍凉的漫长的黑夜,只有等待和向上的意志力可以对抗。这无法掌控的生命,只有用忠于自己的勇气和期待明天的信心,才可以活得畅快淋漓。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后之览者的我,不一定有感于王逸少笔下的“斯文”,却有感于我所读的“斯文”。关于生命的意义,人生观的理解,无论经隔多久,都会有相似的迷惑和最终的选择。
2018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