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巳.国学堂--梁冬对话倪海厦5.己巳.【四诊”望闻问切“整体介绍】

06

四诊”望闻问切“整体介绍

梁冬同学根据前面学习倪师讲解内容,分享一下其学习心得。虽然说从阴虚阳虚再到阴实,这里的阴虚阴实,却不是同一个“阴”,前面那个阴虚"是指自己的体液、血液等物质性东西缺乏,后面那个"阴实"是外来癌细胞和身体混合之后的一个鬼符”魔鬼的阴实“,这两者是不一样的。

上次“扶阳论坛”的时候,梁冬同学就有个很深的体会,中医讲究的是“望闻问切”,而现在西方科技很发达,拥有各种检测手段。在中国古代技术没有那么发达,但一点都不妨碍中医了解这病,看一眼脸色,听一声声音等基本上就知道问题在哪里了,都不用把衣服扒开来看,就知道哪里长疮,哪里长东西。梁冬同学觉得很有趣,特别想请倪师讲讲:“望闻问切”四诊。中医的“四诊”最基本功夫,也是最深的功夫。所以要深入地了解”四诊“就会知道,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在一开始就所谓“四诊心法”打开来看。

”望“而知之谓之,就是能做到”神“的阶段非常强的中医就可以做到望诊;"闻"而知之,闻其味道,听其声音,一听就知道,这叫做闻诊,能做到”圣“的阶段;”问“而知之,问其很多问题,问而知之,谓之”工“的阶段;”切“而知之,切脉,谓之”巧“阶段,要摸脉就知道,就是个巧匠。过去的中医从古到今都是认为,神、圣、工等这三种医生就是真正可以治病的医生,”巧匠“是不能治病的,现在社会很多人摸个脉,一天24小时发生的状况怎么样都会很清楚,这医生真厉害!再看吃他的处方药,一个病都没好。只是切脉是治不好病的,一定要经过前面“望、闻、问”里有没有什么疑问,再从摸脉”切“查漏补缺。如果诊到的脉跟“望闻问”是有冲突的,要舍脉取症,把脉诊去掉,而取其他的症状。

待续:庚午.国学堂--梁冬对话倪海厦5.庚午.[”望诊“--五色--五脏]


关注方法国学文化太美”公众号

微信页面:

通讯录→公众号→右上角“+”→搜索“KYGuoXueWenHuaTaiMei”

文章页面 :

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账号→添加关注

文章分享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