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蒌半真武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0)

相关推荐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81,82条

    81.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病人素体阳虚便溏者,经下汗之后出的烦躁,虽然有与栀子汤类似,不可与服用,参照汗下后伤阳的烦躁,如干姜附子汤,桂枝甘草汤,茯苓四逆汤,苓桂甘枣汤等等汤方辩证 ...

  • 水与疏泄 津与液及血府逐瘀汤的应用

    肾主'水',肾之阳气蒸腾气化,并推动津液的周身输送.分布. 肝主'疏泄',条达畅顺周身气机升.降.出.入循环,'气'行则血津液自行. 津液功能为滋濡宁养而柔润,营注皮肉肌腠.脏腑孔窍.关节骨髓.脑髓. ...

  • 半苓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半苓汤(<温病条辨>〉 [组成]半夏15g 厚朴9g 茯苓15g 通草24g 黄连3g 水煎,分3次服. [用法]湿阻中焦,胃脘痞胀,不饥不食. [主治]湿阻中焦,胃脘痞胀,不饥不食 [证 ...

  • 【陈潮祖《中医治法与方剂》:真武汤】4

    真武汤(<伤寒论>) [组成]附子15~60g 生姜10~30g 白术10~15g 芍药10~20g 茯苓15~25g [用法]附子先煮30分钟,余药后下,煮至附子不麻口为度,分3次,温服 ...

  • ​人参真武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人参真武汤(陈述方) [组成]制附子15~30g 干姜15g 白术15g 白芍30g 茯苓15g 人参10g 甘草10g [用法]附子先煮半小时,余药后下,汤成去滓,分3次,温服. [主治]呃逆,呃声 ...

  • 归芪真武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归芪真武汤(陈逸方) [组成]制附子15~30g 白术15g 白芍15g 干姜10g 茯苓15g 当归6g 黄芪30g 龙骨24g 牡蛎24g [用法]附子先煎,余药后下,煮1小时,汤成,去渣,分3次 ...

  • 桂枝麻黄各半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桂枝麻黄各半汤(<伤寒论>) [组成]桂枝15g芍药10g生姜10g炙甘草10g麻黄10g大枣4枚杏仁15g [用法]水煎,温服. [主治]身痒难禁,舌质偏淡,脉浮而缓. [证析]身痒是本 ...

  • 真武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真武汤(<伤寒论>) [组成]附子15~60g 生姜10~30g 白术10~15g 芍药10~20g 茯苓15~25g [用法]附子先煮30分钟,余药后下,煮至附子不麻口为度,分3次,温服 ...

  • ​膈下逐瘀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组成]红花6g 桃仁9g 五灵脂9g 延胡索9g 牡丹皮6g 赤芍9g 川芎9g 乌药12g 香附12g 枳壳9g 当归9g 甘草3g [用法]水煎服. [主 ...

  • ​薏苡附子散《中医治法与方剂》

    薏苡附子散(<金匱要略>) [组成]薏苡仁150g 制附子100g [用法]附子须制熟,以不麻口为度.二药为散,每次服3g,日服3次.若作汤剂,当减其量.仅用十分之一即可. [主治]胸痹, ...

  • 龙齿清魂散《中医治法与方剂》

    龙齿清魂散(<张氏医通>) [组成]龙齿(醋煅)15g 茯神10g 远志15g 人参15g 当归身15g 麦门冬(去心)10g 桂心10g 炙甘草10g 延胡索30g 细辛5g [用法]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