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众合作仍未落地 国轩高科多个“烫手”问题待解
摘要【与大众合作仍未落地 国轩高科多个“烫手”问题待解】近期,大众汽车集团增资江淮大众正式获批,而几乎同一时间与大众签署协议的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下称“国轩高科”,002074.SZ)的股权转让事宜,却迟迟未有结果。

来源:公司公告对于与大众合作后公司业务取得了哪些进展,国轩高科董秘王成奎称,公司将进一步完善自身研发体系,以适应大众汽车产品的技术要求。同时,大众中国将给公司带来国际国内领先的核心技术、渠道、市场、品牌等战略性资源。不过对于这笔交易,国轩高科副总裁徐兴无曾公开表示:“与企业间传统合作关系不同,此次大众投资,并不会理所当然选择我们的电池,如果达不到指标同样不会被选用。”内忧外患拦路根据大众电动化转型的规划,到2025年,大众在中国和欧洲的电池需求量将分别达到150Gwh。而2019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仅为62GWh左右。为应对庞大的市场需求,在入股国轩高科之前,大众曾与宁德时代、三星SDI和LG化学等头部企业展开合作。此外,大众在新能源动力电池业务领域还投资了4家公司。

来源:公司公告相比之下,国轩高科则较为弱势。截至今年前三季度,国轩高科的大客户主要为上汽通用五菱、北汽集团、江淮汽车、长安汽车等国内自主品牌的中低端车型。据官方数据,2017年至2019 年,公司国内锂电池市占率分别为5.6%、5.4%、5.2%,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及 LG 化学和松下冲入国内市场影响,公司市占率仅为 3.8%。在业内人士看来,近年来锂行业的竞争格局趋于垄断,市场主要集中在国内仅有的几家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对此,王成奎称,目前,公司的市占率正在逐步恢复,第三季度市占率为4.2%。通过引入大众中国作为战略投资者,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拓展市场领域。据其2020年非公开发行预案披露,公司此次募资资金将主要用于生产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等项目,为生产三元电池做准备。

来源:公司公告不过此前的9月,副总裁徐兴无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三元锂811电池的安全问题还未获得根本性解决,“目前市场上出了一些安全事故,说明811目前安全上还没有根本解决,在这种前提下,缓一缓、退一步,是比较明智的选择。”因在能力密度上具有显著优势,以NCM811(镍钴锰酸锂电池,811是指镍钴锰比例为8:1:1)为代表的高镍三元电池曾是市场主流。但在循环充放电以及高温下,该电池也存在容量加速衰减、寿命缩短以及自燃风险提升等缺陷。近期,业内也盛传宁德时代已经放弃811型三元锂电池研发的传闻,不过有消息人士对此予以了否认。经营问题待解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电池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导致公司的电池组产品价格也逐年下滑,2017年至2019年分别为1.69元/Wh、1.12元/Wh、1元/Wh。与此同时,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也持续下降,2017年至2019分别同比下降 44.5%、63.9%、280.3%。2019年,国轩高科的扣非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为-3.45亿元。截至目前,国轩高科的经营状况仍未见明显好转。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的营收为40.77亿元,同比下降20.85%;净利润为8526.6万元,同比下降85.2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93亿元,同比下降147.13%。对此,王成奎先生称,近年来,受补贴退坡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均受到一定冲击。同时,商用车企业受政策调整影响较大,公司客户以商用车为主,因而在同业公司中业绩表现相对偏差。在此期间,国轩高科应收账款也迅速增长。2018年至2020年第三季度,公司应收账款分别增长了42.78%、14.07%及23.96%;占营收比例亦逐年上升,2017年至2020年第三季度,分别为 80.31%、108.20%、127.61%和 192.38%。相比同行可比对手,国轩高科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也偏低。2017年至2020年第三季度,宁德时代、孚能科技、鹏辉能源和亿纬锂能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值分别为2.96 次、3.30 次、3.24 次和 1.38 次,公司则为1.42次、1.06次、0.81次、0.63次。

来源:公司公告对此,国轩高科则称,受客户自身资金较为紧张及商用车客户回款周期长影响,导致公司应收账款回款不及时,甚至出现坏账行为。这也导致公司的经营现金流也连续多年与净利润背离。2017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国轩高科的累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1.48 亿元,同期累计净利润则高达15.54 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国轩高科还曾出现控股股东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违规使用募集金、未在规定期限内披露业绩预告等违规行为。11月初,深交所就上述行为对国轩高科及其实控人、时任财务总监、时任董秘予以通报批评处分。事实上,在与大众达成合作后,国轩高科公告称,针对公司治理不足,将由大众中国推荐4名人选进入公司董事会。7月底,国轩高科已迎来“大众系”首位董事——大众中国副总裁FrankEngel先生。就董事会人员变动带来的影响,王成奎表示,具体入职时间将根据交易事项进展,以及合同约定进行,大众中国提名董事将实际参与公司治理,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文章来源:投资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