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文化的“虎溪三笑”

(0)

相关推荐

  • 觉醒者(二百六十三)——“入世”与“出世”

    佛法修行有入世和出世两种方法,都很重要.它们是两种心态,与在家与出家是两回事. "入世"就是在社会中修行,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修行."出世"就是暂时关起门或者躲到一 ...

  • “虎”——挂画中上山虎与下山虎的寓意

    猛虎归山势劲风,群山峻岭任驰骋. 深山长啸豺狼怯,除妖降魔瑞兽尊. 虎,深山中百兽之王,象征着强壮.勇猛.威武 .传说中,虎又自带灵光,能驱魔镇邪.常被制成门画贴在大门镇宅:制成虎形帽.虎头鞋,卧用虎 ...

  • 世上再无张大千,珍惜眼前艾大伟

    艾大伟,字虎灵,[墨缘堂][虎灵斋]主人,1990年生,籍贯陕西,现居宁夏,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笔画会理事,中国文化产业战略协会理事,中国文化魂书画院院士,国家一级画家 宁夏枫澜阁画院主席,宁 ...

  • 从吴轲阳艺术看文艺家当以何立天下

    有学者将当代著名油画家吴轲阳老师的艺术创作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用西洋油画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第二个阶段是雕铸画,第三个阶段是生命画.这种分法既反映了画家在艺术追求上的三个探索历程,也反映了 ...

  • 中国国画历代精品高清展:(1580)明 担当《虎溪三笑》

    担当(1593 一1673 )名普荷,又名通荷,字担当.云南晋宁人.俗姓唐,名泰,字大来.其先祖原籍浙江淳安,明初从戎来滇,世居晋宁. 国变后,礼无住老人出家,遍参吴越诸名宿.出世弘法,住鸡足山石钟寺 ...

  • 每日一赏|| 中国国画历代精品高清展:(1580)明 担当《虎溪三笑》

    中国国画历代精品高清展 第1580期: 明 担当<虎溪三笑> 明 担当 虎溪三笑 北京文博苑2012春拍 成交价25.3万元 作品鉴赏 担当(1593 一1673 )名普荷,又名通荷,字担 ...

  • 每日一赏|| 中国国画历代精品高清展:(1722)明 陈洪绶《虎溪三笑图》

    中国国画历代精品高清展 第1722期:明 陈洪绶<虎溪三笑图> 明 陈洪绶 虎溪三笑图 嘉德2009秋拍 成交价67.2万元 作品鉴赏 陈洪绶(1599-1652),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诗 ...

  • 傅抱石《虎溪三笑图》

    虎溪三笑 东晋时有位高僧法号慧远,交游广泛,与很多名士都有往来.相传他曾住在庐山西北山麓的东林寺中,潜心研究佛法,为表示决心,就以寺前的虎溪为界,立一誓约:"影不出户,迹不入俗,送客不过虎溪 ...

  • 秦嗣德|浅析虎溪三笑

    此图绘参天的古树下,虎溪蜿蜒奔流,水花飞溅, 雾蔼沉沉, 三位气宇轩昂的老者面对淙淙的虎溪仰天长笑,几个童子或肩负包袱,或牵驴等候,样子朴实天真.图中远山用淡墨勾染,浓墨点小树,古树用细笔勾勒,山石则 ...

  • 研究中国文化,需要把握三个维度的区分:中西、学实、体用

    如何正确研判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当日中国之文化,是个大问题.大难题.现代的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肯定存在不同,不然,也就无需文化复兴.文化崛起了. 同时,现代中国之文化,与传统中国之文化,也并没有一 ...

  • ★研究中国文化,需要把握三个维度的区分:中西、学实、体用

    如何正确研判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当日中国之文化,是个大问题.大难题.现代的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肯定存在不同,不然,也就无需文化复兴.文化崛起了. 同时,现代中国之文化,与传统中国之文化,也并没有一 ...

  • 独家 | 孟加拉语专家曾琼:中国文化在孟传播需要“三驾马车”

    曾琼,文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副教授,中国东方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文化译研网孟加拉语专委会牵头人. 研究方向中印文学比较研究.印度近现代文学.东方文学.在海内外累计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含 ...

  • 道家思想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之道|中国文化的商业智慧(三)

    南怀瑾先生曾说: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 这不仅是对人生最高境界的精炼概括,对于中国企业的发展与管理,也充满智慧的启示意义. 张瑞敏在总结自己的管理经验时说过:<老子>帮助我确立企业经营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