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纪(夏)七

(0)

相关推荐

  • 《史记》陈杞世家第六

    陈胡公满[陈胡公满:陈国始封国君,妫姓,名满,胡字为谥.]者,虞帝舜之后也.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妫:妫水入黄河之处.]汭,其后因为氏姓,姓妫氏.舜已崩,传禹天下,而舜子商均为封国.夏后之 ...

  • 西周也有隆中对:太史伯是一个被低估的谋士|史记周次元045

    周太史伯阳是个看衰西周的人.在<周本纪>里,他认定了周朝一定会完蛋.尽管他的证据充满神秘主义,而且也很荒诞.但这更像是为了背后真正的原因找一个掩饰.对于当时的局势,他应该看得最清晰.他不愿 ...

  • 楚国八百年:凤飞千里,非竹不食

    楚世家大事记 楚国(?-前223年),又称荆.荆楚,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金文中为嬭姓).熊氏(金文中为酓氏).周成王姬诵(? -前1021年)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 ...

  • 别再说赵武灵王之死是因为废长立幼了,真实原因就藏在他的谥号里

    本期话题 公元前295年,战国一代雄主赵武灵王被政变军队围困沙丘宫,整整三个月后他被活活饿死了.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武灵王之死是因为他废长立幼的决定导致了公子章与赵惠文王兄弟俩的内讧. ...

  • 92.第卅三 显王四年(魏纪梁惠王五年)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顯王西元前368-321年 名扁. 元年癸丑,鄭城邢丘.自此韓改稱曰鄭.秦子向命為藍君. 二年,河水赤于龍門三日. 三年,公子景賈帥師伐鄭,韓明戰于韓,我師敗逋. 四年夏四月甲寅,徙邦 ...

  • 战国纪(夏)一(周威烈王二十三年、鲁穆公七年【公元前403年】)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鲁穆公七年[公元前403年] 有雷电击周之九鼎,鼎俱摇动.三晋之君,闻此私议曰:"九鼎乃三代传国之重器,今忽震动,周运其将终矣.吾等立国已久,未正名号,乘此王室衰微之际,各 ...

  • 战国纪(春)七

    周贞定王二十三年.鲁悼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46年] 本年,孺子爟卒,魏文侯斯立. 发明章句始自子夏.[后汉书.徐防传] 子夏居西河,教弟子三百人,为魏文侯师.[后汉书.徐防传] 子夏教于西河之上.魏文 ...

  • 战国纪(夏)二

    周安王三年.鲁穆公十一年[公元前399年] 楚归榆关于郑,三晋之师北归.[史记.六国年表] 大城此阝竝之岁,夏夷之月,癸亥之日.[葛陵楚简] 句邘公郑途穀大城此阝竝之岁.[葛陵楚简] 虢山崩,壅河.[ ...

  • 战国纪(夏)三

    周安王七年.鲁穆公十五年[公元前395年] 秦惠公伐诸繇.[史记.六国年表] 魏封公子缓.[古本竹书纪年].[今本竹书纪年].[史记·魏世家索隐] 北迳元城县故城西北,而至沙丘堰.<史记> ...

  • 战国纪(夏)五

    周安王十五年.鲁穆公二十三年[公元前387年] 约本年,商文(田文)卒,公叔座相魏. 文,钟子,博学强记,淹贯六经.当七雄纷争之时,魏召为相,不受,著书万言,所甘皆心性之理.[颛孙家谱] 吴起治西河之 ...

  • 战国纪(夏)六

    周安王十九年.秦献公二年.鲁穆公二十七年[公元前383年] 日蚀昼晦.[史记.六国年表] 秦献公城栎阳,自是秦乱平.谋东伐,欲复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焉.[史记.秦本纪].[史记.六国年表] 秦城栎 ...

  • 战国纪(夏)八

    周烈王元年.秦献公十年.鲁共公二年[公元前375年] 日蚀.[史记.六国年表] 赵敬侯不修德行,而好纵欲,適身体之所安,耳目之所乐,冬日罼弋,夏浮淫,为长夜,数日不废御觞,不能饮者以筩灌其口,进退不肃 ...

  • 战国纪(夏)九

    周烈王五年.秦献公十四年.鲁共公六年[公元前371年] 魏伐楚,取鲁阳.[史记.魏世家].[史记.六国年表] 赵与秦战高安,败之.[史记.赵世家] 赵与秦战高安,秦师败绩.[大事记.二] 约本年,韩严 ...

  • 战国纪(夏)十

    周显王元年.秦献公十七年.鲁共公九年[公元前368年] 栎阳雨金,四月至八月.秦献公自以为得金瑞,故作畦畤栎阳而祀白帝.[史记.秦本纪].[史记.六国年表].[史记.封禅书] 齐田寿伐魏,围观,观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