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鋗•梅岭•岭南移民
钝感力

梅鋗·梅岭·岭南移民2019-04-03 阅读1117

梅鋗·梅岭·岭南移民梅姓越族系是以梅姓蛮族为主体的古老民族百越之一支。秦时,随长沙王吴芮反秦,其活动区域主要在湘沅二水及粤赣交界之梅岭地区。这是岭南地区历史上继入岭秦军之后,又一次有史可考的大规模移民。梅鋗族裔成为粤北及岭南地区族群的来源之一。梅鋗族裔散布于粤北、南海(今广州)等地,融合于岭南汉、瑶诸族群中。据史籍所载,梅鋗及所属族裔为越王勾践子孙,原居越地。秦时,随长沙王吴芮反秦,其活动区域主要在湘沅二水及粤赣交界之梅岭地区。梅鋗曾“筑城于浈水之上”,以梅岭为根据地。因反秦之功,以台侯受封(台岭即梅岭),食梅岭以南诸邑。以其居处皆以姓氏命名,如梅山、梅岭、梅里等等。湘楚人习惯称之为梅山蛮。《粤中见闻》载:“越勾践子孙,更姓梅,散居沅湘。秦并六国,越复称王,梅鋗从之至南海家焉。居民因呼台岭为梅岭,已而归番阳令吴芮。其后叙功封台侯,子孙多移居曲江、浈阳。”《羊城古钞·人物》载:“项羽封梅鋗为台侯,食台以南诸邑。”《广东通志》、《南雄府志》、《直隶南雄州志》亦有类似的记载。梅鋗为越王子孙,秦末由湘水、沅水流域南迁至台岭(梅岭),以佐汉功,被封为台侯。台即台岭,即今粤赣交界之梅岭(大庾岭)。以梅鋗姓氏为山名,并非梅岭一处。《南越笔记》载:“鋗奉其王,自梅里至豫章,又至台山亦名台山曰梅岭。其姓梅,复从梅里,至以台山为梅岭,犹之呼皋乡为梅里也。”梅姓越族很早就分布在皖南地区,以此可推断为扬越。秦汉时期,梅鋗及其族裔所到之处,皆以山林为归依,主要播迁于皖、赣、湘、鄂、粤北一带。居于皖、赣的越人“依阻山险而居者”,便称为山越。原居故地湖南益阳梅山及西迁新化、安化梅山,习称梅山蛮。而迁居梅岭之梅鋗及族裔,“至南海家焉”、“子孙多移居曲江、浈阳”(《粤中见闻》),散布于粤北、南海等地,融合于岭南汉、瑶诸族群中。钝老师记于2015年5月【参考文献】《广东通志》、《南雄府志》、《直隶南雄州志》、《南越笔记》、《粤中见闻》、《羊城古钞·人物》、《史记》、《吴越春秋》、《越绝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