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医基础理论》教材评析(续二)
相关推荐
-
新一轮科学革命的领头羊一定是它!(爆炸性)
认识自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哲学的思辨,一种是科学的观察.哲学可以为科学提出原理,指明科学发展的方向,科学则可以验证这些原理并为新原理的提出提供新的依据,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可在过去的自然科学发 ...
-
运气学
五.当代中医学 对运气学的认识 1.从教材目录: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气一元论 教材,把"气一元论"作为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之基础 放在首位 并就此认为: 中国 古代 ...
-
程雅君 | 论中医辨证思维的特点及在新时代的守正开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 论中医辨证思维的特点及在新时代的守正开新 程雅君 | 文 作者简介 程雅君,男,1972年12月生,安徽安庆人,苏州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中医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入选&quo ...
-
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病机(二)
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病机(二) 原创东坡医生2020-11-11 18:30:41 疾病种类繁多,临床征象各种各样,各种疾病机理变化原理也不同,但总的来说会有一些相同的规律.疾病过程中病理变化的一般规 ...
-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二)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气一元论:"气"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范畴,在中医学的学术思想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学的哲学和医学理论的基石.气是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天地以及天地万物 ...
-
对《中医基础理论》教材评析(续六)
第七节阴阳理论不同于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 2017-05-17中国中医药报刊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长林的一篇文章<中医哲学是具元创性的科学哲学>,笔者读后感到十分新奇,现与其共同探讨&q ...
-
对《中医基础理论》教材评析(续五)
第六节<教材>所论的不是中医学哲学,而是西医学哲学 一.中西哲学思维之区别: 1.中西哲学认识事物的方法不同,形成两种不同的基本思维模式.中国古代内道哲学认识事物的方法,是从内向外,从下向 ...
-
对《中医基础理论》教材评析(续四)
第五节对中医教材所论阴阳学说错误之评析 <教材>认为:阴阳学说是在气一元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古代的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范畴,体现出中华民族辩证思维的特 ...
-
对《中医基础理论》教材评析(续三)
第四节现在学者对阴阳的认识 一.现代学者对阳阳之认识 1.有学者认为:阴阳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对蕴藏在自然规律背后的.推动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的描述,是各种事物孕育.发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 ...
-
对《中医基础理论》教材评析(续一)
第二节中医学理论认识之模糊 一.中医学者之见识 1.中医学者对"论理法方药的整体性" 说:理法方药的整体性是保持中医药体系之完整性的需要.理法方药的整体性是发展中医理论.提高临床疗 ...
-
对《中医基础理论》教材评析
第一节中医学理论 一.什么是中医学理论体系? 1.<教材>:第一章"中医理论体系概述" 认为: 中医是"传统医学科学",<教材>对中医的 ...
-
中医基础理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绪论 第一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和创新 一.中医学及其学科属性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和创新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第三节 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