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万山讲《伤寒论》:三承气汤证治(7)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阳明病篇学习摘要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人体内从胃一直到十二指肠.小肠.大肠.胃旁边的脾脏,脾脏有一个血管到胃的下方的甜肉,中医称「膵肉」,西医叫胰脏,中医观念胰脏是脾之大络,会在大包穴,就是极泉下六寸,渊液下三寸的地方 ...

  • 76-78(太阳篇中)

    76.茯苓四逆汤 大家看,七十四条,如果是发汗,发汗,若下,我们用正常的经方的处理这个病人,比如伤寒.中风,都没有关系,汗.下,病都没有解,病人出现烦躁的时候,四逆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就要处方了.哈. ...

  • 伤寒论三承气汤应用鉴别:里热结实有轻重缓...

    伤寒论三承气汤应用鉴别: 里热结实有轻重缓急之分,故仲景以大,小,调胃承气分别对待, 1.大承气汤:方证必有痞,满,燥,实,坚,脉沉实,苔老黄.如果仅有痞证,应该用泻心汤类方治疗. 2.小承气汤:痞满 ...

  • 怎样辨别三承气汤证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蒸蒸发热,就是头上热,汗很多,所以叫蒸蒸,太阳病发了汗还是热,属于里热重,这个时候还不是潮热(但是反过来潮热却可用调胃承气汤), ...

  • 经方思维:三承气汤证之阴阳气的不同状态

    新朋友点击关注↑↑↑, 老朋友请点赞转发(*´゚∀゚`)ノ <伤寒论>名方"三承气"汤方,都是用于里热实证.前贤对三承气汤方的适用特点已有生动.深刻的总结.如三承气汤均 ...

  • 经方思维:三承气汤证之阴阳气的不同状态!

    <伤寒论>名方"三承气"汤方,都是用于里热实证.前贤对三承气汤方的适用特点已有生动.深刻的总结.如三承气汤均用于肠胃积热之阳明证:大承气汤主治痞.满.燥.实俱备之阳明热 ...

  • 郝万山讲伤寒论15 — 麻黄汤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我们上次课讲到了麻黄汤适应证的第一个证候,就是太阳伤寒表实证. 太阳伤寒表实证它的主要内容见第3条,第35条.第3条.第条在临床症状上,强调了太阳伤寒有恶寒,有发热,病机我们在这里不再重复了,强调了太 ...

  • 郝万山讲伤寒论19 — 表郁轻证、太阳蓄水证(1)

    第19 讲表郁轻证.太阳蓄水证(1) 大家好,我们上课. 我们前面讨论了太阳表证.风寒表证有汗的用桂枝而禁用麻黄,无汗的用麻黄汤而禁用桂枝汤.那么似乎有汗和无汗之间,有截然不同的.那当然是截然不同的了 ...

  • 郝万山讲伤寒论,太阳蓄血证,血热凝结用承气汤“开结气”(54)

    郝万山讲伤寒论,太阳蓄血证,血热凝结用承气汤“开结气”(54)

  • 郝万山讲伤寒论(三)

    第14讲太阳伤寒与麻黄汤的适应证 我们上次课主要讲的是桂枝汤加减运用的举例.我们大体回忆一下,我们讲了哪些方证呢? 我们首先谈到了桂枝加葛根汤的适应证,它是治疗中风,尤其是风邪在太阳经脉,太阳经气不利 ...

  • 上下对应,左右对应,两极对应 、​吃西瓜上火---郝万山讲伤寒论(三十二)

    上下对应,左右对应,两极对应  1,上下对应 第32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 '少阴病,下利,脉微'是阳虚. '脉涩'是血少,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