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 唐诗解读——杜甫之《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二)
相关推荐
-
人到中年,迷上了杜甫
很怀念小时候,那时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是我们的灯塔,图书馆是我们的星辰大海.那时我们的记忆力好于体力,没有云存储,只有脑回路. 这是申鹤公众号第272天的第272篇原创文章 最近开始读起了杜甫. 我 ...
-
一代诗圣杜甫的传奇人生(三):迁徙蜀中,与世长辞
导语: 公元759年,四十九岁的杜甫携妻带子离开长安,开始了向西行进的漫漫征途.一路上翻山越岭历经艰险,他们在甘肃省境内的同谷(今甘肃天水)落脚,希望能得到接济.穷困潦倒的杜甫却始终不能让家人过上衣食 ...
-
杜诗七律赏(49)杜甫·秋尽
杜甫·秋尽 秋尽东行且未回,秋末从成都往东行到了梓州至今未返, 茅斋寄在少城隈.成都的草堂就留在小城角落让它空闲. 篱边老却陶潜菊,草堂篱边种植的陶潜菊白白地老掉了, 江上徒逢袁绍杯.梓州江上我又空遇 ...
-
188 唐诗解读——杜甫之《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一)
得归茅屋赴成都,直为文翁再剖符. 但使闾阎还揖让,敢论松竹久荒芜. 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酤. 五马旧曾谙小径,几回书札待潜夫. 注: 严郑公:即严武.广德元年,严武封郑国公,故称. 直:只. ...
-
190 唐诗解读——杜甫之《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三)
竹寒沙碧浣花溪,橘刺藤梢咫尺迷. 过客径须愁出入,居人不自解东西. 书签药裹封蛛网,野店山桥送马蹄. 岂藉荒庭春草色,先判一饮醉如泥. 注: 浣花溪:一名濯锦江,又名百花潭.杜甫成都草堂位于其畔,在今 ...
-
191 唐诗解读——杜甫之《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注: 药栏:指种植草药的地边栏杆. 江槛:临江的水槛. 新松:杜 ...
-
杜诗七律赏(68)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五
安史之乱人口大流亡 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五 锦官城西生事微,我在锦官城西的家当不值一提, 乌皮几在还思归.最爱的乌皮几在身边还是思归. 昔去为忧乱兵入,过去离开是忧虑叛军入城乱杀 ...
-
杜诗七律赏(67)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新松 恶竹 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常苦沙崩损药栏,常担心沙岸崩塌 ...
-
杜诗七律赏(66)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三
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三 竹寒沙碧浣花溪,竹林寒风吹沙地长青苔菱刺横生藤梢伸展, 菱刺藤梢咫尺迷.浣花溪畔也咫尺之间便因草木茂路易迷失. 过客径须愁出入,过往行人必定担心如何出入, ...
-
杜诗七律赏(65)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二
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二 处处青江带白蘋,即将见到青绿江水四处飘着白色浮蘋, 故园犹得见残春.抵达成都草堂这个故园还能看到晚春. 雪山斥候无兵马,往雪山侦察已不见入侵兵马, 锦里逢 ...
-
杜诗七律赏(64)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一
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一 得归茅屋赴成都,我于南游途中折回草堂改赴成都, 直为文翁再剖符.直接因为严武再次接 ...
-
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其四》审美赏析
在<杜甫传>中记载,由于成都少尹兼剑南兵马使徐知道在成都叛乱,杜甫曾一度离开成都草堂,避难于梓州.阆州等地.广德二年(764)正月,杜甫携家由梓州赴阆州.二月,听说朋友严武再度任成都尹兼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