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差点被董超薛霸结果性命,为何还要替他们说情?原因是这样
相关推荐
-
烧伤超人阿宝:官府的朋友与江湖的兄弟!
本文共计3670字,建议阅读时间12分钟. 在<水浒传>中,林冲有两个朋友,这两个朋友,一个处心积虑的害他,一个千方百计的救他. 处心积虑害他的那个,叫陆谦,也就是陆虞候:千方百计救他的那 ...
-
《水浒传》之野猪林
常言道『拿人钱财与人消灾』,董超然拿了陆谦的金子便需要把事情利利索索的解决到,但是同去押送的还有薛霸,他对薛霸说到陆谦只给了五两金子咱们一人一半,薛霸听完之后对他人就为了这点钱就要害人性命啊,董超说到 ...
-
水浒传中,林冲为何恩将仇报,要害死鲁智深?杨志替他说出了答案
<水浒传>中,林冲.鲁智深和杨志,这三位梁山好汉之间的关系,有点纠缠不清.三人之间不但都有交集,而且还曾异常亲密,如林冲和鲁智深! 如今人们都普遍认为,林冲能交到鲁智深这种朋友,是烧了高香 ...
-
鲁智深对林冲一片忠肝义胆、热血侠肠,林冲为什么反要出卖鲁智深
往期回看 1·发小之殇 2·奇怪的使女锦儿 3·林冲不幸的根源是他没有看清人,从一开始就错了 4·王有金的女儿缘何投井 5·好命的刘小姐 6·哥不在江湖,江湖上却有哥的传说 小燕读水浒(二十一) 鲁智 ...
-
放过林教头吧,他没有出卖鲁智深
放过林教头吧,他没有出卖鲁智深 原创2021-06-14 13:02·括囊老夫读水浒 总会看到有些人在谈到林冲的时候,说他窝囊,自私,心机重,最过分的一点就是,鲁智深对他那么好,野猪林里若不是鲁智深相 ...
-
施门弄书——《水浒》打戏之鲁智深篇
拳打镇关西 --郑屠笑道:"提辖,你不会是故意来耍笑我吧?"鲁达听了,跳起身来,抄起那两包臊子,厉声道:"洒家就是来耍笑你的!"把两包臊子劈面砸去.郑屠本非 ...
-
林冲究竟有没有出卖鲁智深?
文/慈老湿 "林冲是否出卖了鲁智深", 几乎是<水浒传>中最复杂的人性拷问, 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林冲性命,并一直护送他沧州, 两人分别后, 林冲的一句"这个直 ...
-
《水浒传》中的一对“最牛公人”,施耐庵竟然让他们重复出场
原创首发|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转载请联系授权 看过<水浒传>的读者都知道,犯人发配,标准配置都是需要有两个防送公人一路押送. 梁山好汉中,杨志.武松.宋江.朱仝. ...
-
如果押送武松的是董超薛霸,会发生什么事?
原创2021-06-26 01:02· 水浒传里押送刺配犯人的防送公人千千万,唯独董超薛霸将名气留在了江湖,哥俩有一手滚水足浴的绝活,万年不变绑人上树,水火棍暴击的手艺.要是他们押送的是武松,将会发生 ...
-
聂绀弩《董超薛霸》阅读答案
下面是著名诗人聂绀弩先生读<水浒传>后写的一首诗,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4分) 董超薛霸 聂绀弩 解罢林冲又解卢,英雄天下尽归吾. 谁家旅店无开水,何处山林不野猪? 鲁达感悲齐幸免,燕青 ...
-
一部包含“九天玄女、天罡地煞、董超薛霸”,却比《水浒》“离谱”很多的书
有这样一个故事:发生在北宋,里面有九天玄女.天罡地煞.董超薛霸.造反和招安-- 你会想到哪个故事? 对,一定是<水浒传>,不过这里要说的是另一部明代小说--<平妖传>! 没错, ...
-
水浒传:董超和薛霸死于同一个错误,活该
我一直以为人可以犯错误,改正即可,但是同一个错误犯两次,那就不是犯错误,那就是蠢. <水浒传>中就有两个人如此之蠢的人,他俩最后蠢得把自己的命都搭上了,这两个人就是董超和薛霸. 董超和薛霸 ...
-
【原创】《清明祭》 ——清明祭先人,缅怀英烈魂。 作者:史生林 朗诵:孙尊华 薛俊华
第437期 [原创]<清明祭> --清明祭先人 缅怀英烈魂-- 作者:史生林 朗诵:孙尊华 薛俊华 男:春季清明雨纷纷,迷蒙细雨扑面来. 手捧鲜花泪如雨,怀念先烈祭英灵. 女:那飘落的雨 ...
-
从董超薜霸图财害命谈钱
文/潘长宏 2021.2.7. 有人说钱是个好东西,但必须取之有道,切不可图财害命!由此想到<水浒传>中两个公差,董超,薛霸,第一次在解押林冲去沧州时,受人贿赂,想杀了林冲,被花和尚鲁智深 ...
-
看水浒:同样是被刺配,为何武松喝酒吃肉,林冲差点被人打死?
性格决定命运,武松和林冲两个人不同的性格,注定了他们两人梁山前后的不同命运. 古人云,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但是对武松而言,他的人生没有忍让这回事,遇到任何不痛快的事情,武松就要爆发:林冲则 ...
-
【林俊赫】小薛,真我敬者也
小薛,真我敬者也 福清市实验小学六年三班 林俊赫 指导老师:陈明太 小薛者,皓泽也.我认识他时,不过9岁,现在屈指一算,也有3年了. 3年里,发生了许多事,使我越发敬重这位"老朋友&quo ...
-
温坊大捷,林聂被紧急召回总部,打了胜仗还要受罚,林聂甘愿受罚
红军长征进抵陕北后,蒋介石一面哀叹:"我六载含辛茹苦未竟全功:天不亡毛,非人力之所及也":一面驱动东北军对陕北发起进攻,不甘心"未竟全功"仍想"竟全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