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113方——柴胡桂枝汤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柴胡桂枝汤

    [原文用法与原方用量]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1],微呕,心下支结[2],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柴胡四两(12克),半夏洗,二合半(6克),黄芩.人参.桂枝去皮.芍药.生姜切,各一 ...

  • 柴胡桂枝汤经典医案、方论

    [方剂组成] 柴胡四两(12克),半夏洗,二合半(6克),黄芩.人参.桂枝去皮.芍药.生姜切,各一两半(4.5克),甘草炙,一两(3克),大枣擘,六枚[服用方法]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 ...

  • (五)小柴胡汤——婴儿感冒,高热、低热

    40小儿发热--赵亮医案 曹某,男,3岁3个月,2017年12月28日初诊.病史:患儿发烧1天,体温最高39℃,流清涕,咽痛,汗出,脐周疼痛,二便可,纳差,精神状态较差,不欲玩耍.舌淡苔白,脉细数.处 ...

  • 太少合病:柴胡桂枝汤加减法!(一方打天下)

    柴胡桂枝汤:桂枝去皮 黄芩一两半 人参一两半 甘草一两,炙 半夏二合半,洗 芍药一两半 大枣六枚,擘 生姜一两半,切 柴胡四两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常将小柴胡汤和小建中汤作为 ...

  • 河南刘万秀医生医案:反复发热二十余天,运用中医经方辨证论治,随证治之,效如桴鼓!

    2019年9月,仲圣师友河南刘万秀医生于<仲圣经方薪火传承讲座>.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无所适从,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患者:张 ...

  • 小柴胡汤——感冒,高热,低热

    小柴胡汤——感冒,高热,低热

  • (二)柴胡桂枝汤——太少合病

    9流感--朱木通医案 (原标题)流感解热后自汗恶风 王某某氏,约四十余岁,数日前患流行性感冒,呈发热恶寒头痛体疼等定型的症状,经就近聘某西医注射,热解后,遗下述症状治疗三四日无少差,乃于6月13日来求 ...

  • 伤寒论113方速查(很强大)

    太阳上篇 计一十四方 桂枝汤 桂枝 白芍 甘草 生姜 大枣 五苓散 猪苓 茯苓 泽泻 白术 肉桂 桂枝加附子汤 于桂枝汤内加附子一枚 桂枝加桂汤 于桂枝汤内加桂二两 桂枝人参汤 桂枝 人参 甘草 白术 ...

  • 伤寒论113方

    ​伤寒论113方 1.桂枝汤 5味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 ...

  • 【中医】伤寒论113方集锦(后附剂量换算)

    八月阅读排行榜 [西医]解剖学大图版 [中医]国家级名老中医名方精选 [中医]中医金句100条 [中医]中医治病法则120条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表[内附口诀] [中医]傅青主女科方解歌诀总结版 [中 ...

  • 伤寒论113方集锦(附剂量换算)

    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 1981 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意义重大. 我们将互联网上流传 ...

  • 干货分享:伤寒论113方集锦(后附剂量换算)

    导读:本文总结了<伤寒论>113方方药组成与煎煮方法服药禁忌等,且后附有汉代方剂剂量与现代的换算.值得收藏与分享!经方是我们中医人的财富,不可弃之如草芥,亦不可束之以高阁!有老师感叹,现在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主表里,两方合成减量剂: 和解少阳解肌热,胆胃不和效可提. 组成:桂枝.黄芩.人参.甘草.半夏.芍药.大枣.生姜.柴胡. 功效:和解少阳,解肌退热. 主治:①太阳中风证与少阳胆热证相兼.症见发 ...

  • 伤寒论113方集锦(附剂量换算) – 经方派

    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 1981 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意义重大. 我们将互联网上流传 ...

  • 伤寒论113方集锦

    伤寒论113方集锦

  • 伤寒论113方集锦(后附剂量换算)

    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 1981 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意义重大. 我们将互联网上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