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发烧友真是为了那1%的提升而多花那100%的价钱吗?

我说的发烧,指的是对于某样事物的痴迷程度之高,难以控制的情感,例如音频发烧,视频发烧。
很多人都不能理解,说发烧友是为了那很难感受出的10%的区别,甚至1%的区别,多花了可能100%的价钱的,难以理解的一群人。因为一旦扯上“音质”,“画质”这些非常主观的词汇,就会让这些东西变得非常玄学。
这种说法的确难以理解,但我认为发烧友并不是追求那所谓的1%的提升,而愿意花那超出普通产品100%甚至200%的价钱。

今天看了一个视频,说自己花了4000大洋买了一台蓝光机,说到底和一台游戏机XBOX播放蓝光上有什么区别?结果他测下来说,感觉不出什么区别,并且对国外的同时2屏显示中高端蓝光机和XBOX ONE S对比播放蓝光的效果进行评价,认为国外的测试可能的确测出了一些区别,并且可以进行文字描述,但自己觉得那是因为有2台同样的电视的对比下,这种区别才肉眼可见,一旦自己只有一台电视的情况下,这种区别就可以小到忽略不计。

这种就是完全否定了发烧精神的发言,很奇怪不是吗?这个时代,既然追求好的播放品质,才会选择专门花4000价格去买蓝光机的吧,那就是一种发烧精神,即便你不是基于发烧精神去买4000价位的蓝光机的,那也得罪了愿意多花钱去买发烧电子产品的玩家们。
我纳闷,这些愿意多花钱折腾的玩家们?不都是为了获得这微妙的提升才多花很多钱的吗?不就是为了对比出那非常细微的区别才不被绝大多数人理解的吗?但仔细想想,也并不是。
如果一个商品的价值,我就明确告诉你,“这产品你比一般产品多花200%,但只能获得比通常产品1%的提升”,即便你是发烧友,你会愿意花钱吗?我觉得从心理的角度来说,应该是很多发烧友是不会的,至少金钱上不这么宽裕的发烧友,会选择犹豫一下的。但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发烧友愿意多花这么多钱呢?

我觉得那是因为他们的一种心理上的慰藉,那就是,自己能理解99%的人感不受出的发烧产品比普通产品的区别所在!这才是发烧友愿意多花100%甚至200%的价钱的真正理由。没错,你可以说是花钱买优越感,而且这种优越感只有自己能享受的到,所以花钱难买我乐意,这才是发烧友的心态。而不是纯粹为了那1%的提升。

所以你说HIFI玩家,花几千块甚至一万块买一条金属破线,是脑袋瓜有问题?不是,而是这条线,带来的哪怕是近乎忽悠的效果,1%的提升,哪怕是一个错觉,发烧友认为普通人听不出这个区别,也不会为这种区别花钱,于是发烧友的钱,就为了买承认了这种区别的豁达,或者带来的优越感,这种心情,是花钱也买不到的,所以它很可以值钱,发烧友不是智商有问题,不交智商税,但却总有着自己内心深处的常人没有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