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五台之幻遇

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东北部,距省会太原市230公里。因五峰如五座天台而得名,是中国唯一兼有汉地和藏传佛教的佛教道场。

  2002年秋10月杪,余及友七人,分驾二车,去京共赴五台山进香,夜抵台怀镇休宿。次日晨起,早餐后驱车上山。为免山大迷路,乃聘当地一职业导游为向导。

  是日也,秋风飒爽,天朗气清。余等先登显通寺。此寺乃五台第一名剎,果然规模雄大,居高临下,气象轩昂。殿堂虽多依旧址新建,但犹有明清金殿等遗迹及故事流传。进香后,再去菩萨顶、五爷庙、塔院、碧山等寺。一路皆香火兴旺,香客络绎不绝,熙熙攘攘。庙宇多为近年重修,壮丽宏伟。唯游人嘈杂,到处市场摊贩环绕,多假宗教噱头以牟利。

  余观此景,不禁惋叹:五台乃文殊菩萨之圣山,何以遍地多讨债小鬼,亵扰圣地。不知此名山丛林,尚有清凉之处可参禅否?导游云,五台山有庙宇千所,何处不可参禅?时间已过午,回镇上午餐毕,复出。方迤逦间,忽见对面半山处现一寺院丛林。蓝天白云之下,虽无金顶辉煌,唯觉祥云瑞气氤縕其间。问导游此寺何寺?导游懵然曰不知。遂命司机驱车疾往。

  山路盘桓,迨至寺前,乃见一大停车坪场,数亩见方,青石铺地,坪中唯有吾辈二车。寺门前亦不若其他庙宇,竟无一摊贩及售香火者——真佛门清净地也。余等下车,空中有白鸽数十只盘旋,见人不避,且落地自由逐玩。随行者乃以所携食物饲喂,白鸽喜人,或上肩、手。余甚惊讶,盖此景多见于国外,而因国内俗人贪利,见禽则或捕或杀,鸟兽鲜有不避人者矣。

  此寺庙门,在余记忆中似并不甚壮观,亦无见寺名题匾。唯大门道口设一小桌,桌后坐一素衣老妪,似尼非尼。见余等人多,老妪乃抬手指一铜牌阻之曰:本寺非开放场所,只可进两人。余观铜牌上有刻字为书: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余乃屏众人,仅携一友进入,其他人则皆被拒,而逍遥门外也。

  入寺门,觉院落甚宏阔,夹路青松翠柏,碧绿草地,修剪甚工。入门有放生水塘,汉白玉为栏,百余锦鲤,皆尺余长,嬉游池中。庙宇皆青瓦顶,四壁剥落陈旧,古色古香,非如他寺新近装修者。然而气象庄严,环境静穆,但除我二人外再无香客。余甚惊讶,曰:此寺环境幽美,而静肃气氛何若似大内禁苑也?

  及至各殿,则见皆崇门紧闭,且有锁具。锁乃古旧式插闩铁锁,锈痕斑累。余更讶异,叹曰:怪哉!余遍游天下,此乃第一次见大白天锁殿之寺庙也。

  徜徉寺中久之,不能入殿,亦不见人,只得感叹所来非时。及转身方欲退出,忽见后苑中步出一驼背老僧,小步行来不急不缓,且臂间吊挂一串钥匙,似为此寺知客僧。余大喜,急迎上施礼:阿弥陀佛!师傅,可开门进香否?僧不答,若无视,只顾前行。余等紧随其后,至第一大殿前,老僧乃抖动锁钥打开殿门,余等跟随进殿。

  殿中窗明几净,陈设法物皆甚朴旧,古色古香。楹柱梁壁皆以黑漆为色,虽然陈旧斑驳,似多年未装修者,但朴素洁净。柱上有多幅长联,有真书亦有篆文,余一一默观,词语古雅上口。其中一副题康熙御制,令余印象颇深刻,但可惜词句甚长,不能默记。

  最叹为观止者,是大殿正中神座上一巨型黑紫檀文殊造像,千手千眼,法相极其庄严,为余平生所仅见耳。

  余觅香欲敬拜,老僧仍不言,默默递过已代余点燃之三炷香。余持香顶礼,再叩首三过,俯身下拜,闭目默祷,叩礼一百有八。心中念诵:敬谢菩萨赐福,令弟子得至清凉道场!

  拜过文殊殿,再进大雄宝殿,余依式入殿参拜释迦牟尼诸佛。叩礼敬香,参拜如仪。

  惟每出一殿,老僧则即锁闭殿门如故。及余等全部拜过,老僧锁门转身将去,余匆忙向其拜礼致谢,老僧仅眯目略颔首为答,始终未发一声,遂转身入内院去。

  参拜后余游步寺苑中,顿觉身清气爽,心旷神怡。

  惟令余深感奇怪者,系游遍全寺,竟未见一处题署寺名之匾额及石碑,故始终无知其寺名。出寺后,欲问门前候门之老妪,则已不见踪影。余乃命助理为余等在山门前合一影留念。

  其后,余等驱车下山。询问导游,导游虽自称熟知五台诸寺,却茫然云从未来过此地,故亦不知其寺名也。

  余惊叹所遇及所见,以告诸友,诸人皆以未得进入寺门为憾。归途中,余仍久久沉浸及回忆寺中景象,有若干疑团在脑中,百思不得其解。因嘱司机小张务须牢记路径标记,并相约:明春必重返此寺以还愿也!以上皆余等当时亲临之境,至今历历在目。

  唯所不可思议者,是次年5月以及再次年8月,余乃与友人两度再访五台,欲归此寺还愿。仍为当时司机小张寻访旧路上山,然而两度遍访群山,唯已莫见其寺。再游山为余等导游者,有五台本地台怀之镇长及旅游局长诸辈,然余述以此寺名物及所见所闻,彼等亦皆茫然困惑,云:五台山现存寺院50余座,其中山上山下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仅4座,但从未知五台山上有如此一寺耳。余遂随其辈导引,一一访过,而皆非似。

  所最可讶异者,余归京后命助理整理昔日游五台之影集,览之诸影像皆尚在,唯于此寺山门前所摄之一帧则幻然无迹,如空谷足音,百觅无踪影也。

  心经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咦嘻!一十二年过去,事过境迁,是真是梦,是实是幻,余今日竟亦茫然不能知矣。惟记所忆,以证未来。南無阿弥陀佛!

  [愚头陀何新记于2014年3月]

(0)

相关推荐

  • 五台山五台连穿:浮空五髻一气通,英雄挺起小蛮腰

    山西五台山,位于黄土高原东侧太行山系北端.五台山并非一座山,它是坐落于"华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因为有5个平坦如台的山顶而得名,五座山峰环抱整片区域,顶无林木而平坦宽阔,犹如 ...

  • 何新:五台奇遇记

    十二年前的金秋10月,我和朋友七人,分驾二车,离京共赴五台山进香,夜抵台怀镇歇宿.次日晨起,早餐后驱车上山.怕山大迷路,就请了当地一职业导游为向导. 当天秋风飒爽,天朗气清.我们先登显通寺.此寺乃五台 ...

  • 山西五台-2021年4月五台山殊像寺

    山西五台-2021年4月五台山殊像寺 贵阳张老者,游览日期:2021年4月20日

  • 才子佳人自古录,夜来谁与禅房宿——唱和老僧诗画纪

    才子佳人自古录,夜来谁与禅房宿 --唱和老僧诗画纪 无 咎 五台闲僧非山西五台山在册或挂单受戒皈依佛前青灯添油僧人,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确去过五台山,拜过文殊道场山门.是不是寺内吃过斋饭?不知,我觉得够 ...

  • 五台黄花菜

    五台黄花菜是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的特产.五台山黄花菜花瓣肥厚,色泽金黄,香味浓郁,食之清香.鲜嫩,爽滑同木耳.草菇,营养价值高,被视作"席上珍品". 五台黄花菜的图片 黄花菜又名金针 ...

  • 山西五台-2021年4月五台山普化寺

    山西五台-2021年4月五台山普化寺 贵阳张老者,游览日期:2021年4月20日 进入五台山风景区后,在花卉山庄午餐.

  • 航拍秦岭观云海圣地南五台山迷人风光

    南五台古称太乙山,是终南山中段的主峰,海拔1888米,为"终南神秀之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山上有清凉.文殊.舍身.灵应.观音五峰,故名南五台. 台阶一直修到观音台,观音台 ...

  • 诗意五台 | 五台风光,杂吟七首

     作者简介:滥竽斋主(网名),五台茹村乡北大贤村人, 现居忻州. 五台山 发怒小龙五顶平,佛国胜地宇寰名. 红墙碧瓦星棋布,青庙黄庵汉藏溶. 香客虔诚朝圣境,游人欢畅沐清风. 楼台近水先得月,几度亲 ...

  • 古代志怪故事:蛟桥幻遇,邵邑侯前生,史痴

    下面三个小故事都出自<觚剩> 蛟桥幻遇 宜兴人许二郎是个农家子.康熙二十年,他偶然进城,在蚊桥遇到一个绝色女子.许二郎目不转睛盯着看,女子却忽然不见了. 当天傍晚,许二郎回家时,那个女子已 ...

  • 五台人文 | 腊八遇小寒,小雪凑热闹

     今年又是一个暖冬,腊七腊八,出门冻不煞.腊八遇小寒,天阴飘雪,霾重无风.一早同学华打电话要送粥给我,婉拒,我虽做事邋遢,但终归有的是空闲,总吃现成的心里不安,腊八粥,年年也做一些应景,应传统,应天 ...

  • 5本可遇不可求的精彩玄幻小说,内容惊艳不已,看后绝对过瘾!

    今天小编要为大家推荐5本可遇不可求的精彩玄幻小说,尤其是喜欢玄幻小说的书迷们,可千万不要错过呀,相信这5本小说一定会让你们爱不释手的!小说内容惊艳不已,看后绝对过瘾! 第一本:<异世邪君> ...

  • 此菜打雷就出现,遇水恢复生机,国内外需求大,却暂不能人工种植

    此菜打雷就出现,遇水恢复生机,国内外需求大,却暂不能人工种植 在这个大家蔬菜到处是,而且还不是很值钱的时代,大家对于蔬菜并没有那么那么的喜爱,只是因为必须要吃.相反的,对于一些我们农村人来说一点也不陌 ...

  • 突遇电梯故障,这些自救常识要掌握!

    如今 电梯在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我们几乎每天都会接触它 但电梯安全问题必须重视 最近 福建福州就发生一起悲剧 一小区电梯故障 13岁男孩在自救过程中坠落身亡 5月3日,福建福州一名13岁男孩带着雨 ...

  • 奥巴梅扬一个速度型球员,三失良机说遇职业瓶颈!

    阿森纳的厄德高认为,贝莱林并不是枪手队伍中速度最快的球员,他声称俱乐部队长奥巴梅扬的速度更快. 在刚刚结束的欧罗巴联赛中,阿森纳和本菲卡以1:1打成平手.由于本赛季阿森纳状态不佳,平局是完全可以接受和 ...

  • 《民法典》:当“抵押权”遇上“居住权”

    来源:深圳律协 居住权制度渊源已久,起源于罗马法.罗马法中的居住权属于人役权的范围,其具有保护弱者的的功能.后被<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吸收借鉴.虽然在我国<物权法 ...

  • “有一种家风,叫遇事不责备”

    少责备,小事别计较,大事多商量. 在知乎中看到一句话,深以为然: 我们的脾气,总是容易撒给亲人:我们的怒火,唯一的承受对象也是亲人. 为什么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别人,没有人忍你. 我们之所以对生 ...

  • 第三回攻城掠地迭遇奇材献币释嫌全资贤妇

    却说徐达.汤和等二十余人,随着元璋,南略定远.定远附近有张家堡,驻扎民兵,号驴牌寨.元璋请费聚往察情形,费聚返报寨中乏食,意欲出降.元璋大喜道:"此机不可坐失."便命费聚前导,另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