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兰溪】走进殿下应村:李渔文化公园祭李渔

走进殿下应村:李渔文化公园祭李渔
殿下应村位于兰江街道办事处驻地南面2000米。村民委员会驻殿下应自然村,村以驻地得名。地属平原,区域面积1.96平方公里。耕地145亩,水面40亩。辖殿下应(横山沿)何家、园里董、殿下应新村4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382户,1037人。因全境成“市区”,村民大多以务工、从事第三产业、经商、养殖为业。村中有横山殿、芥子园等文化古迹和名胜。

殿下应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村座落在横山灵源积庆侯庙下,为应姓集居,故名殿下应。有村民小组3个,90户,298人,耕地5亩。

园里董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偏北1500米。村以董姓集居得名。有村民小组2个,108户,310人,耕地140亩。
何家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西偏北1200米。村以何姓集居得名。有村民小组1个,56户,160人户。

殿下应新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西偏北1400米。村以2002年下半年由老村移迁新建得名。有128户,269人。

殿下应村到处是兰溪城市建设的印迹。兰花村、芥子园、横山、兰溪一中、兰荫中学、兰溪市外国语小学、兰溪市外国语中学等等,都是殿下应村土地上的建筑。

我最喜欢去李渔文化公园,一是由于对李渔的崇敬,二是由于李渔文化公园的小巧而清新。

李渔(1611年—1680年)兰溪夏李人,一位“被历史超前三百多年造出来”的旷日奇才,一位集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戏剧理论和戏剧实践巨大成果于一身的大成者,人称“东方的莎士比亚”。

李渔文化公园入口,前柱上书有李渔之联两对:“笔墨青山几万重;诗吟白雪知千首”,“眼前无俗障,坐定后宜生一点禅心;足下起祥云,到此者应带几分仙气”。“笠翁亭”里,两柱刻有李渔的《自挽联》:“倘若魂升于天,问先世长吉仙人,作赋玉楼,到底是何笔墨;漫云逝者其耋,想吾家白头老子,藏身母腹,于今始出胞胎。”

公园内有一青石牌楼,上题“才名震世”的魏楷大字,牌楼之后就是李渔的青石雕塑了,牌楼上横幅写有“文坛巨匠”四字,两联为“文章者,天下之公器,非我之所能私;是非者,千古之定评,岂人之所能倒”。

过石桥,来到长廊,廊中有亭名浮白轩。靠山一侧则有一堵“李渔墙”,嵌着一块块黑色的大理石,上面雕刻着《闲情偶寄》《笠翁十种曲》《芥子园画谱》等李渔著作的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