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没有几个不靠谱的爱好 | 最好的阳光

已经打球很多年了。

好像某位大咖说过,人这辈子至少要有一个兴趣,或者说小癖好也行。比如,打球、比如插花、比如编程。这些小癖好可以让你高兴,让你松弛。这样,在残酷世界中至少还有一个地方可躲。

老王是一个很nice的人,我最早来这个社区的时候,记忆中第一个交手的就是他。和王哥打球,是快乐羽球,场上总是笑声。老王因为膝盖不舒服,现在已经从羽毛球进化到了高尔夫。

立夏那天,他说你写篇关于打球的文字吧,奖励就是重新出山,和我打一次球。

我的体育细胞非常弱,从小仰卧起坐,老师踩着我的脚脖子,我起不来三个;跑步,不管是短跑还是800米,永远是最后一名;弯腰摸脚面的柔韧性训练,远远看去,就像很没有诚意的鞠躬。

不知怎么,却居然和羽毛球混了这么久。

羽毛球是技巧和力量融合得很好的项目,既需要爆发力,也需要耐力。前几天看见一个瘦弱的女生打起球来那个放松,直线、斜线,后场、中场、前场,以及快慢的节奏变化让人艳羡。

刚打羽毛球的时候,也是元气满满、志高气昂的:

昨晚睡不着,想着今天的步伐稍有点灵活,很兴奋。回忆了打得不错的几个球和非常糟糕的几个球,幻想着不用引拍突然扬起手臂用手腕把球扣杀在中场。呵呵。

问题很多,步伐是突破口。路线不经济,浪费严重,影响了击球的最佳时机。小腿上没有肌肉,也没有肌肉记忆,上网最后一步没有蹬地,跨不出去。再加上没有主动积极的回动意识,导致被对手前后场调动中失球。

高远球在不动的情况下,如果挥拍正确,还可以击打出质量不错的高远球,但如移动不到位和对方的高远球质量高,我的回球就到中场,造成严重的被动。

……

这是当年打球的心得,可如今,我因为不求上进,多年来拉高远仍过不了几拍,能打吊球绝不后场,接球时宁愿把腰抻到岔气,也不迈出一步。

我的羽球前辈说,和我隔网相对时,我看上去总是左手托腮,好像心不在焉,出工不出力一样。我经常自己阿Q式心理建设,说我这么吊儿郎当都打得这么好,那如果认真起来还了得。其实,我知道,平时不训练肌肉力量和步伐走位,硬件上不去,求胜欲也没那么强,也只能打打娱乐型了。

但因为打球,在不同的场地认识了不同的人,留下了许多美好且有趣的记忆。有时候,看到路上背着拍子的人都有些亲近感。朋友聊天,聊着聊着,说起来若干年前在哪里和朋友的朋友打过球。

约几个脾性相投的球友,立夏后,挥汗如雨地打完球,就可以啤酒撸串了。

这才是一个完整的、愉悦的打球过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