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288至卷291 疟门)
相关推荐
-
卷之二 治伤寒
[卷之二] 治伤寒 (附中暑) [卷之二\治伤寒] 人参败毒散 治伤寒时气,头痛项强,壮热恶寒,身体烦疼,及寒壅咳嗽,鼻塞声重呕哕寒热,并皆治之.柴胡(去苗)甘草()桔梗人参(去芦)芎茯苓(去皮)枳壳 ...
-
久疟
概述 久疟出自<诸病源候论·久疟候>:"疟皆由伤暑及伤风所为,热盛之时,发汗吐下过度,腑脏空虚,营卫伤损,邪气伏藏,所以引日不瘥,仍故休作也." 久疟,中医病证,指发作 ...
-
《证治准绳·幼科》疟
(以下俱杂病,于五脏无所敷,故列于后) [娄]治小儿疟疾,多与大人同法,以出汗为瘥,宜桂枝.柴胡.麻黄.参.苓等辈,又视其病食.病痰,以意消息之,大抵多是饮食失节得之,须以消导为先可也.[曾]< ...
-
《证治准绳·女科》疟
[大]妊娠病疟,乃夏伤于暑,客于皮肤,至秋而发,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阳相离,寒热俱作.其发晏者,由风邪客于风府,循膂而下,卫气至一日一夜常大会于风府,故发日晏与早者,卫气之行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一日 ...
-
【《时病论》卷之五】7
夏伤于暑秋必疟大意 经云∶夏伤于暑,秋必 疟.谓夏令伤于暑邪.甚者即患暑病,微者则舍于营,复感秋气凉风,与卫并居,则暑与风凉合邪,遂成 疟矣.景岳云∶ 者皆也,总疟之称也:疟者虐也,凌虐之义也.疟之为 ...
-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001至卷046 黄帝素问)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一 黄帝素问 [马莳曰:<素问>者,黄帝与岐伯.鬼臾区.伯高.少师.少俞.雷公六臣平素问答之书,即本纪所谓咨于岐伯而作<内经>者是也.此书出于岐伯者多,故 ...
-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069至卷070 扁鹊难经)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六十九 扁鹊难经 上经 [滑寿曰:此书固有类例,但当如<大学>,朱子分章以见记者之意则可,不当以己之立类统经之篇章也.今观一难至二十一难皆言脉,二十二难至二十九难论经 ...
-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089至卷092 外诊法)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八十九 外诊法 [望] 黄帝素问 五脏生成篇 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 [注 心主血脉,故合于脉.经云: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心之华在面,故其荣在色.五脏合五行,各有相 ...
-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093至卷105 脏腑门)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九十三 脏腑门 黄帝素问 生气通天论 四时之气,更伤五脏. [注 四时之气,风寒暑湿也,言四时之邪匪只病阳阴之气化,而更伤五脏之有形,盖病久则传化也.] 金匮真言论 夏气者病在脏 ...
-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106至卷110 经络门)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一百六 经络门 黄帝素问 阴阳离合论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 [注 离则为三阴三阳,合则为一阴一阳.] 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 [注 南面为阳,故曰广明 ...
-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111至卷121 运气门)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一百十一 运气门 黄帝素问 五运行大论 黄帝坐明堂,始正天纲,临观八极,考建五常. [注 天纲,天之度数也.八极,地之八方也.五常,五行政令之常也.] 请天师而问之曰:论言天地之 ...
-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138至卷150 目门)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一百三十八 目门 黄帝素问 金匮真言论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 [注 天之五方五色,入通于脏,以养五脏之精.肝之精气开窍于目,而复通乎天气,是天气通乎人,而人气 ...
-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151至卷152 鼻门)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一百五十一 鼻门 [鼻衄详载血门,此不复入] 黄帝素问 金匮真言论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 [注 西方金位,白者金色.肺属金脏,鼻者肺之窍也.] 春善病鼽衄. [注 所谓 ...
-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153至卷154 唇口门)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一百五十三 唇口门 黄帝素问 金匮真言论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 [注 中央土位,脾土脏,其气相通.黄者土色,口者脾窍.] 阴阳应象大论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