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社英丨村里的老油坊

(0)

相关推荐

  • 辅食油正确吃法|别浪费精心挑选的辅食油

    最近看宝妈群里面在讨论婴儿辅食油的挑选问题,好多宝妈在推荐0反式脂肪的益而优母婴有机核桃油,这款油我家宝宝也在吃,但是她们竟然还附上几道菜谱:清炒蔬菜和煎土豆饼. 这款辅食油虽然好,但它不!耐!高!温 ...

  • 闽东人闽东茶 | 张贤泉:家乡的老茶树

    宁德市茶产业发展中心 栏目协办 >>> 张贤泉/文 这次回到老家,将菜园子边的一排老茶树修剪了杂枝,抽去了一些多余的树干.原本丛生乱长的老茶树,这下看去显得精神多了.母亲在一旁看着说 ...

  • 大木匠 /周崇红

    大 木 匠 周崇红 住在老家,儿时最喜欢谁家修房架梁,因为每到这天就能无偿地听到村里的大木匠成林哥手提一只大红公鸡沿着木梯一步一步上着唱着<梁吉歌>,当然,抢飘梁馍也是乐在其中. 大木匠乳 ...

  • 王金力‖老油坊

    榨油技术起源于北魏,在我国民间已有1000多年历史,我们村的油坊始建于清朝末年,有着一百多年打油经验. 记得小时候,听太奶讲起,我们村原来油坊是我二太爷兴建的,由于油坊失火全部烧掉了,现存只有油梁下 ...

  • 爷爷的传奇故事(二···)|​李寅宝

    作者:李寅宝    爷爷的传奇故事(二)       二O一七年                        济困 涇水清,泾水黄 两岸車船穿梭忙 涇水淸时河清浅 人馬車辆来回䠀 泾水黄时浪滔天 奔 ...

  • 从未吃过的美食油塔子,油而不腻,面薄如纸,柔软不粘

    从未吃过的美食油塔子,油而不腻,面薄如纸,柔软不粘

  • 醇厚苦油香 | 作者:​张泽峰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 ...

  • 散文||远去的老油坊

    远去的老油坊 记忆总是带有偏见和情绪的,时间的流逝,把那些不尽如意的回忆抛在了静止,而那些曾经的美好,静下心来品,总能勾勒出几多幸福. 和邻居老刘走湖,还没到湖心,他就谈起了老家的芝麻香油,把嘴一抿, ...

  • 百年凤凰碾的传说

    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清挖村内排水沟时,滨城区滨北街道办事处吴家村挖出了一个老物件--凤凰碾.由此,关于凤凰碾的传说成为村内老少爷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吴金亭老人讲解凤凰碾的传说 据了解,凤凰碾是一种古代的 ...

  • 陈社英丨 村里的老碾子

    几十年前的农村,常常会有一两盘村民共用的碾子,它由碾盘.碌碡.立轴.滚架四部分构成,是一种用人力或畜力把高粱.谷子.稻子等谷物脱壳或把米碾碎成碴子或面粉的大型石制工具.地上砌一个土台子,高不足一米,上 ...

  • 陈社英丨村东空房子里的秘密

    我们村北边一排最东头有一个院子,它三间宽,也就是十米左右,大概有五十米深.它前面是一大片空地,后面盖着三间庵间房,庵间房是我们这里一种简易的大房,比大房的入深浅一些,往往盖在庄基地的后半部分,给前面留 ...

  • 陈社英丨“瓜军”是个傻子

    一九六零年前后,距离我们村子西边二三百米的地方,一条公路南北贯通而来,它就是西韩公路,我们村往西划拨了庄基地,一直通到公路.随即重新规划整合,成立了灞桥区新合公社--即现在的新合街道办.公路西边,又新 ...

  • 陈社英丨匠人不可得罪

    一 我家在西安灞桥与高陵的交界,离渭河七八里地,沿着上个世纪60年代修建的西韩公路一直往北走就可到达,在地理上应属于渭河滩. 我们渭河滩的能人多,但这些能人都一致地认为两种人不可以得罪,匠人和先生,其 ...

  • 陈社英丨党家村有个汉子叫瞎货

    我们村往西直走二里多地,穿过一大片庄稼地,就到了党家村.我们以前是一个大队,现在叫一个行政村,我们几个村的孩子上小学高年级时都在崇福寺小学,所以只要年龄差不多,彼此都很熟悉. 党家村街道比较窄,横七竖 ...

  • 陈社英丨一道壕沟

    我们村地处关中平原,一年春暖冬寒四季分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几乎每个人每年只洗一回澡,这就是过年以前.每年这个时候,我们就成群结队到临潼去洗温泉澡.从我们村子到临潼有两条路:一条走小路直接插向东南方 ...

  • 陈社英丨割芦苇

    我们村东南方一二里地,有一条小河,小的连名字也没有,我们就叫它河渠.它的上游在西南方二三里地,那里有许多小小的泉水自然涌出,水道纵横,汇成一条小河,流过我们村再向东南三四里远.河水变宽变浅,画成我们西 ...

  • 陈社英丨牛柴爷

    我们陕西人盖房子,都是独门独院,最后面三间上房,和庄基地差不多一样宽,大约三丈,也就是三米多一点.不管有钱没钱,没有人盖跨度更宽的房子,这就是所谓"檩过丈二三,不压自己弯".上房前 ...

  • 陈社英丨玲玲婆

    在我们村子,玲玲婆这是一个称呼,但是,玲玲并不是婆的名字,很可能是她女儿的名字,相当于玲玲家的婆.也有一种可能,玲玲就是这个婆的名字,那么这个婆是辈分高却非常年轻,晚辈称呼他时可以带着他的名字. 我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