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8 个设置没调好,你的单反可能还不如傻瓜机!
你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和傻瓜机,乃至手机相比,单反相机的优势体现在哪儿呢?
参数调好了,你就能顺利拍出你想要的各种画面特效;但与此同时,如果设置没调对,很可能就会彻底毁掉你的照片。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接下来要为您详细解说的就是最可能毁掉你照片的 8 大相机设置失误,大家千万要注意!
1. 照片尺寸,格式与画质
毕竟,这类题材一般不会对画质和画面的艺术性有太高的需求,而更注重把画面“拍下来”,中小尺寸的画质已经可以接受了:

这画面拍下来都不易,就别管美不美啦
但是,你一定要记得,如果设置成了小尺寸,一定要在拍摄完成后调回大尺寸,否则下次拍摄出的照片画质会有很大影响。

把妹子拍成满脸马赛克,你就惨了~
2. 自定义白平衡
所谓自定义白平衡,就是用相机拍摄一张 18 度灰卡(也可以用白纸替代)的照片,尽量让它充满整个画面:

这样,你再在同样环境中拍出的照片,颜色都是自然而正常的啦~

自定义白平衡界面
如果你拍摄完成后忘记把自定义白平衡调回来,下次在不同的场景拍摄时套用同样的白平衡参数,画面的颜色可能会很奇怪:

所以说,每次设置完自定义白平衡,记得在拍摄完成后调回默认值——自动白平衡。
3. 感光度
但是有的场景我们会将感光度固定在一个比较高位置上——比如拍摄星空的时候有可能将感光度固定到 ISO 3200 乃至 ISO 6400。

所以,在拍摄结束后,记得将感光度调节回自动 ISO 或者调低感光度。
4. 照片风格
还有许多种模式,都有其各自的特点,相机会依据风格对拍摄出的照片进行自动后期处理。

建议每次拍完就把风格调回“标准”,以适应大部分拍摄场合。
5. 测光模式
大家在平时最好就用默认的智能测光;而在某些合适的场景用点测光,比如说日落、逆光等光比很大,需要对明暗部表现力进行精确控制的场景。

记得每次拍摄完成将相机的测光模式恢复成默认的智能测光,要不然你的日常拍摄会变得很麻烦——除非你有耐心每张照片都慢慢选测光点。
6. 对焦模式
在拍摄这些题材的时候,我们必须进行手动对焦,精确地选择对焦点,才能拍出我们想要的效果。

但在日常拍摄时,手动对焦是很麻烦的,拍一张照片都需要花一番大工夫,最好调回自动对焦。
7. 曝光模式
比如在摄影棚拍摄,光线不变,机位和人物站位不变,用 M 挡调整出一次最佳拍摄参数后就可以一直使用这个参数了,用起来比较方便。

但在平时,光圈优先用的还是比较多,只要画面里没有太多动态元素基本都能满足拍摄需求,同时还能保证正常曝光。
8. EV(曝光补偿)
在使用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模式时,我们可以通过调节 EV(曝光补偿)来控制画面的影调,刻意让画面变暗/变亮。
比如说,拍摄剪影的时候,可以调低 EV,使剪影化更完全。
但是如果您调完影调,拍摄完成就直接关机,下张照片仍然会“继承”这次的 EV,很可能会过暗/过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