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手记丨动机

文丨杨德振

黄昏时,公园里华灯初上,树影斑驳,竹影摇清,松涛阵阵,游人稀少,我一个人踽踽独行在一段上坡路上,偶尔飘下的几片树叶瞬间落下,沉寂在路旁的草丛上;树叶知道它再也回不到大树苍遒的枝茎上,便耐心等待枯焦或者腐朽,化作肥料,回报曾滋养过自己的大地和树根。
转过一个小弯,眼前突然见到一个年轻的姑娘,拖着一个小型购物车,正左顾右盼,口中发出“喵”、“喵”呼叫声......我知道这又是一个给公园野猫喂食的爱心人士,她在呼唤野猫来吃食; 只是我以前数次见到的是一个老太太,今天换成了一个年轻姑娘,我想,一定是老太太生病了,她叫她的孙女来“顶班”。
我站在旁边,看到姑娘熟练地拿出垫子铺在地上,然后将袋装的猫粮撒几把在上面,又拿出一次性塑料碗,拧开大瓶矿泉水,给塑料碗倒上大半碗水,放在猫粮旁边,接着,她站立起身,用手捋了捋刘海,陡然见到我立在他身旁,马上变得腼腆起来。
看到姑娘额头上渗出了涔涔汗珠,在微弱的灯光下泛着微光,我忍不住问她:“您和原先喂猫的老太太是什么关系?都是公园雇请的工人吗?”姑娘说:“那个老太太今天有事来不了,我是她的邻居,她叫我代替她一天来喂猫,我们都不是公园管理方请的工人,老太太多年来都是自己买的猫粮,义务来喂猫的。”说完,姑娘郑重其事的瞄了我一眼说:“今天这是怎么啦?刚才有个中年的妇女也来问,说:老太太如果不想喂猫了,可以请她来代劳,每次给300元就可以了,老太太本身就是义务劳动,像做公益一样,这些人都巴不得老太太把活包给他们,看来骗子都进公园了……”说这些话时,姑娘明显露出对我不屑一顾又特别警觉的神情,她估计我可能是在准备“设套”骗他;我看出了她的心事,忙解释说:“姑娘,请放心,我没别的意思,我一直纳闷,每当黄昏时,总能见到的那个佝偻的老太太,带一、两个人来喂猫,我一直以为是公园里请的干活的人,是专门喂猫的员工,今天见你一个人来,感到奇怪才发问的。”姑娘愣了一下,这时,又走过一个中年妇女,问:“姑娘要不要帮忙?”姑娘说:“不用,几个点的猫粮都快放好了。”那中年妇女说:“那就好,天黑了,赶快回家去吧!”姑娘这才把剩下的猫粮捆绑好,拖着行李车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出了公园,再往前走,走到了珠江边,珠江边灯火辉煌,人头攒动,江水浑黄,波光荡漾,两边的高楼在灯光的映衬下,妩媚多姿,动感十足。走着走着,陡见一个退了休的老同事,正在珠江边钓鱼,只见他钓起的有乌龟、塘虱、罗非鱼等。我问他:“钓这么多的鱼,家里吃得完吗?”他说:“自己家吃不了这么多,过一会儿就会有人来收购,当场卖了。”这时,旁边有一人悄悄的告诉我:“等下有人来收购,买回去后又放生,这边放生那边钓,这在珠江边已形成了一个买卖‘产业链’了……”听了他的一番话,我的心中顿时五味杂陈,不知说什么才好。
生活中,每个人为了生存或为了生存的更好一些,什么样的心思都使出来了,这便产生了不同的动机;有的动机以利人为目的,有的动机以损人为目的,也还有以既损人又不利己为目的的人,只是自己浑浑噩噩、不知道而已;有人献爱心,也还是有人侵噬和收割爱心的;有人行善心的,也有人亵渎和损贬善心的,这就是“一样米,百样人”的人间烟火气的真实原貌;每个人置身其中,出发点不同,动机便不同,人生的样态更不同;我们每一个人要想达到的最后幸福安宁的总目标,一要有效识别各种各样的动机,不要被各种不良动机带到沟里;二是自己为人处事要设置一个美好的动机,才是人间沧桑正道,不要被世俗的动机遮蔽了善良的心地,害人误己。
一个人为人处事的目的和出发点归根到底便是动机。动机的纯与不纯,取决于人性的善恶与品质的优劣。动机的好坏,折射出一种生活态度和幸福向度,映照出精神的高度和灵魂的维度。不要把动机不当回事,也不要一味为动机而活,那会活得不自在。想想那几片树叶,知道自己的“使命”结束了,便化作了无限的养分和能源,去滋养母体的动机,是多么的单纯和伟大!值得我们人类学习和仿效。每个人悲天悯人、济世利人的动机多一些,这个世界便会更加美丽、美妙。

2020年10月17日于广州
☆ 作者简介:杨德振,工商硕士、中国散文作家、广东作家、酒店职业经理人、心智研究专家,已出版八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