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临床验案(一)

(0)

相关推荐

  • 杂症治论——气、血(淤)、痰、郁

    杂症主治四字者,气.血.痰.郁也.已故名医朱丹溪对这四字的治法认为:气用四君子汤,血用四物汤,痰用二陈汤,郁用越鞠丸,参差互用,各尽其妙. 已故名医薛立斋先生从而广之,气用补中,而参以八味,益气之源也 ...

  • 《妇科秘书》子痫论(一名子冒)

    妊振子痫,乃为恶候,若不早治,必致坠胎.其症或口噤项强,手足挛缩,言语蹇涩,痰涎壅盛,不省人事,或忽然眩晕卒倒,口不能言,状如中风,实非中风之证,不可作中风治.即或无痰,言语如常,但似风状,多因血燥. ...

  • 吕奎杰四物汤合麻仁丸治疗便秘医案

    吕奎杰四物汤合麻仁丸 [组成]熟地黄(或生.熟地黄同用)30~45g,当归15~20g,白芍(或赤.白芍同用)12g,川芎9g,火麻仁18g,杏仁9g,枳壳10~12g,厚朴10~12g,大黄(后下) ...

  • 《轻松学名方》释义 ||第07讲 008二陈汤(下)

    还有一个妇女,一生气就要晕过去,时常哭笑无常,人以为鬼怪作乱,然后请<名医类案>上面的名医来治疗. 这妇人平时喜欢贪吃,俗话说饭可以多吃,话不可以多讲,其实饭也不可以多吃,也要七分饱为平安 ...

  • 为什么“血实则身凉,血虚则身热”?

    昨天,我推送了一篇名为<当归和黄芪,为什么要配在一起?>的推文,介绍有黄芪和当归组方而成的当归补血汤,具有益气生血的功效,治疗血虚阳浮发热证,亦为"甘温除热法"代表方之 ...

  • 临床验案

    五苓散是仲景用以治疗由于气化失常所致的蓄水诸证,以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五味药组成.方中猪苓,据<本草汇言>载:"渗湿气,利 水道,分解阴阳之药也."又说:&qu ...

  • 北京四大名医魏龙镶家传方和白术通便秘的临床验案

    ▲魏龙骧(1912~1992),是当代颇具众望的中医临床家和中医行政管理工作的先驱者.1932年师从当时著名儒医杨叔澄为师,牢记恩师"慎重民命,崇尚医德"的谆谆教诲,奉为终生执医济 ...

  • 腰椎间盘突出临床验案分享

    刘某,男,47岁,水电装修工,因"反复腰痛5年余,加重1天"于2021-04-05前来就诊.患者于5年前因长时间弯腰工作后开始出现腰酸腰痛,久坐.弯腰.负重后加重,卧床休息可缓解, ...

  • 医话医案 | 独取“内关”针刺临床验案

    乔宏双副主任医师,中药师,<伤寒杂病论>学者,山西省第3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国医大师王世民入室弟子,国医大师孙光荣中和医派医馆特聘专家.乔宏双主任医师临床工作30余年,善用经方治疗肾病.肿 ...

  • 涌吐代表方瓜蒂散,治疗精神狂躁病临床验案

    瓜蒂散 作者/李克绍 [原文] 太阴病得之二三日,心烦不安,痰涎壅盛,胸中痞塞欲呕者,无中焦证,瓜蒂散主之,虚者加参芦.瓜蒂散方(酸苦法):甜瓜蒂一钱,赤小豆(研)二钱,山栀子二钱.水二杯,煮取一杯, ...

  • 五个”泻心汤“方证及临床验案

    五个"泻心汤"为<伤寒论>"太阳病篇"中响当当的经方,乃仲师为伤寒汗下后见"心下痞"而设:但临床上不仅局限于此,只要是邪正郁结于 ...

  • 神术散(汤)治疗感冒发热临床验案 – 经方派

    神术汤加减治疗发热吐泻案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张丽 吴某,女,1995年2月1日出生.2018年12月31日初诊. 患者2天前开始出现发热畏寒,最高体温39℃,头身痛,随后出现吐泻.在医院就诊时查血 ...

  • 黄土汤的临床验案五则

    黄土汤首见于<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中,由甘草.干地黄.白术.附子.阿胶.黄芩.灶心土组成,主治虚寒便血.笔者近年来在临床中运用该方治疗内科杂病,取得了较好疗效, ...

  • 盗汗四十年,名医妙方除——胡齐鸣教授临床验案

    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 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 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的汗量,相差很大,严重的可湿透衣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