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动,又看到他演我最爱的武侠英雄了
电影天生被人们说成是梦,在这场光影梦境中,把中华民族侠义爱国特性淋漓展示的,无疑是武侠片。
在剑啸江湖的宏大叙事中,一位位历史存在的、小说虚构的、导演想象的侠客,借助光影的力量重生。

历史黄飞鸿、小说欧阳峰、想象金镶玉
而提起中国的武侠片,一定绕不过“黄飞鸿系列”。
从1949年关德兴出演第一部《黄飞鸿传之鞭风灭烛》开始,中国电影人拍摄了100余部黄飞鸿电影。
篇幅远超美国的“007”、日本的“寅次郎”、法国的“佐罗”,当之无愧的成为吉尼斯世界记录中集数最多的系列电影。

“黄飞鸿”凝聚了中国电影人70年的奋斗史。每一位演员都赋予了黄飞鸿不同的特质,一生出演77部黄飞鸿的关德兴,在形象上深具“长者之风”。

关德兴版黄飞鸿
70年代关先生退隐后,成龙一改他有板有眼、不苟言笑的表演风格,在《醉拳》中塑造出了精灵古怪的黄飞鸿,但并没撼动关德兴版“黄飞鸿”在国人心中的印象。

直到徐克在90年代连续推出6部电影后,黄飞鸿才有了新的品格。
与关德兴单纯惩奸除恶不同,徐克镜头下的黄飞鸿跳出以往单纯匡扶正义、保家卫国的模式,充满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悲壮感。

在李连杰的《黄飞鸿之壮志凌云》《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大获成功后,19岁的赵文卓接棒出演了《黄飞鸿之四:王者之风》《黄飞鸿之五:龙城歼霸》。
第一次担任男主角,就是备受瞩目、珠玉在前的“黄飞鸿”,赵文卓内心的压力可想而知。但10多年的学武生涯不仅赋予了他一身真功夫,也使他习惯在观众面前表演,为不辜负徐克的信任,赵文卓在人物刻画上做足功夫。

相比关德兴的敦厚沉稳、李连杰的灵动自然、成龙的诙谐幽默,赵文卓则赋予了黄飞鸿少年老成、平和持重的气质,进一步推进了黄飞鸿“侠之大者”的风范。
在《黄飞鸿之四:王者之风》序幕的武术集体表演中,赵文卓大胆地将健美操、太极拳、长拳、剑术等艺术形式配合主题曲《男儿当自强》的音律起伏予以融汇贯通。加上日出东方的壮丽背景,不由让人想起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的意境,瞬间给了电影奋发的底色。

1993年公映的《黄飞鸿之四:王者之风》讲述八国联军组成的舞狮队向中国挑战,清朝为了维护国体邀请黄飞鸿。为力挫列强气焰,黄飞鸿答应出狮迎战。在北京他又目睹了红灯照组织焚烧洋房等事件,深感中西矛盾的不可调和。

在几场惊险的空中舞狮戏份中,剧组专门请来了舞狮替身,可赵文卓还是硬用两天时间向替身演员学会了表演技巧,并融合了自身的武术套路,被徐克夸赞:做一百套动作都不会重样。

在电影中的狮王大赛,赵文卓饰演的黄飞鸿举起80斤重的铜狮子头,力挫八国的怪鸟、蜈蚣等邪门舞兽,正当壮士们为拿下金牌而开心的时候,却得知慈禧太后仓皇逃京的消息,黄飞鸿不由得感慨:赢了比赛,却输了整个江山。

如果说《黄飞鸿之四:王者之风》中,赵文卓刻画出了黄飞鸿对时代的使命感,那么第5部的《黄飞鸿之五:龙城歼霸》则流露出他对国家大厦将倾的无奈。

这部影像更为凌厉的续作,讲述黄飞鸿狮王争霸结束回到南方,但本应繁华富庶的所在却因为海盗猖獗而家家闭户、民不聊生,官府也把财宝席卷一空逃之夭夭。

心怀仗义的黄飞鸿组织民团打击海盗,但大众只求自保,以看客心态作壁上观。
后来黄飞鸿制伏海盗,又有米商囤积居奇,哄抬米价,待所有事件平息后,分属不同部门的军队都抢着来接管这个小城,最后黄飞鸿无奈的说:没法律的时候有问题,有法律的时候也有问题。

在这部《黄飞鸿之五:龙城歼霸》中,黄飞鸿更像是一个孤胆英雄,身边除了几个弟子,再也没有支持者,城中百姓虽然对黄飞鸿极为恭维,却无人追随。
这部戏剔除了中西矛盾的直接对抗,一向以拳脚功夫示人的黄飞鸿居然拿起了洋人的手枪,而赵文卓也在表演中赋予了黄飞鸿对所处世道的怀疑与无力感。

《黄飞鸿之五:龙城歼霸》之后,1996年徐克以5集电视电影的篇幅继续讲述黄飞鸿的故事。
《黄飞鸿之八大天王》中黄飞鸿固守礼教思想,一心守护宝芝林的祖宗牌位;《黄飞鸿之少林故事》《黄飞鸿之无头将军》中,无论江湖还是庙堂,黄飞鸿都认清了晚清时代的落后和迂腐;

到了《黄飞鸿之辛亥革命》,黄飞鸿彻底与清政府决裂,参与到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中去,可革命成功也没迎来最好的时光,在终章《黄飞鸿之理想年代》里他甚至剪去辫发,但即使手刃奸人,也无法阻止十三姨玉殒香消。

在这5部戏里,赵文卓的表演比电影里更为细腻,全面刻画了黄飞鸿人生态度的三度转变:从鲜衣怒马的热血少年,到壮怀激烈的革命斗士,但这一切都化为沧海横流中的落寞人生。
《黄飞鸿》电视电影系列结束后,赵文卓从香港回到内陆,在以后的日子里他是《风云》里对朋友生死以赴的聂风;《花木兰》中对爱人情义相许的李亮。


虽然离开黄飞鸿,但那种侠义精神却贯穿了他的光影人生,《英雄郑成功》对抗荷兰、《荡寇风云》抗击倭寇,更在《精武英雄陈真》《霍元甲》中两度诠释爱国拳师霍元甲。

或许黄飞鸿在赵文卓身上留下了太多浓墨重彩,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人到中年,在爱奇艺推出的《黄飞鸿之南北英雄》里赵文卓再次穿上了长衫,并在主演之外担任了出品人、总监制,全面参与到剧本、拍摄、宣传等工作,重演黄飞鸿的同时,也致敬了自己的芳华。

《黄飞鸿之南北英雄》既有南北拳王、南北舞狮的争夺,也有西方入侵后中西碰撞产生的矛盾。
讲述东印度公司利用鸦片制造毒素,策划着有辱华人利益的大阴谋,被黄飞鸿勘破后,率领一众弟子捣破制毒窝点的故事。

相比过去,这个成年版的黄飞鸿显得更为真实,曾经的年少轻狂最终被中年的稳重睿智所代替。他来到异地开设武馆,既要和当地教团处理好关系,又要和不怀好意的西方势力做斗争。
在《黄飞鸿之南北英雄》中,年过不惑的赵文卓既诠释了黄飞鸿在华洋杂处中的困境,又演出了中年黄飞鸿才有的博大心胸。片中的武打动作既有行云流水的意蕴,却又不失年少时的龙虎威风,是对过去的继承,也是在表演上开拓。

赵文卓与黄飞鸿相处的过程,更像是参与了一个男人的成长。
少年时的《王者之风》一腔热血、青年时的《理想年代》体会理想和现实的格格不入、成年时的《黄飞鸿之南北英雄》来到异乡,学会和身边的人事和解。
在赵文卓演绎的黄飞鸿身上,观众可以清晰的看到“以今日之我打败昨日之我”的进取精神。
在当下的大银幕,越来越多的武侠片依靠技术呈现奇观化的视效,反而忽视对“侠义”精神的表达,而市场的萎靡又导致武行演员糟糕的生存状态,已经多年没有功夫新星显现。

作为武侠电影蓬勃发展时期的参与者,赵文卓自然不希望这种颓势继续,因此在网络电影市场还不明朗的当下,他亲自参与到《黄飞鸿之南北英雄》中,希望给武侠电影开辟新市场的同时,带动新人演员的发展。

如果说黄飞鸿是历史中的侠士,那么赵文卓此举则是演艺圈中的壮举了。或许在他看来,武侠电影出现人才与市场的双缺失,每一个功夫演员都有责任去振兴,这也是一份侠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