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蕴山这样评价陈独秀:“僵死到头终不变,盖棺论定老书生”
相关推荐
-
“媒体大师”陈独秀:普通杂志《新青年》,这样被他打造成了爆款
新文化运动的健将们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生与影响,以及发起新文化运动的陈独秀.胡适等人的事迹,但凡是接受过中学历史教育的人,对此大多有一定的了解.近来热播的<觉醒年代>就是以新文化运动为主轴 ...
-
李大钊:长夜茫茫破曙星
李大钊与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师生合影,前排左起第三人为李大钊. 李大钊 黑白木刻 郭伟利 作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李大钊一生的光辉写照.他穷尽毕生的精力在中国研究.讲授和 ...
-
永远跟党走,争做新青年
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正是因为无数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才有了今天繁荣富强的中国.在这个极具纪念意义的年份,出现了一部感人肺腑.震撼人心.颇为真实的电视剧--<觉醒年代>. 在 ...
-
沈尹默:书法造诣被誉“直入宋四家”,陈独秀却称他“俗气在骨”
沈尹默 当陈独秀和沈尹默初次见面时,陈独秀便毫不客气地对沈尹默说:你的字"俗气在骨". 一个陌生的面孔,毫不留情的指责,让沈尹默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而这样刺耳的评价,对于致力于书法 ...
-
1937年,陈独秀为何坚决不去延安?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身在南京老虎桥监狱的陈独秀,在友人的帮助下,提前出狱. 出狱后,他依旧坚持发表抗日演说,写下大量抗日文章,可此时,他早已被别有用心者诬陷为"汉奸". ...
-
走进北大红楼:感悟初心,砥砺奋进
在古都北京,每次看到北大红楼,胸中总有一种激情在汹涌澎湃. 北大红楼地处京城五四大街29号,因红砖红瓦而得名.这里曾是国立北京大学第一院,为北大文科.校部及图书馆的所在地.100多年前,这栋" ...
-
今日讲座 | 陈平原:五四运动与北京大学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 这是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的五四精神. 毛泽东.陈独秀.罗家伦.蔡元培.李大钊 这是五四时期进步和觉醒的北大人. 赵九章.郭永远.钱三强.吴文俊.屠呦呦 这是在五四 ...
-
陈独秀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革命家.改革家.启蒙思想家.民主主义者,新文化 ...
-
电视剧《觉醒年代》主题、基本情节与观后感
<觉醒年代>所写故事的时间起止: 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 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止. <觉醒年代>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 ...
-
陈独秀诞辰142周年|重温他在上海的初心激荡与使命觉醒
2021年10月9日, 是陈独秀诞辰142周年纪念日. 这是一位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 他逝世至今, 学界对他的评价一直争论不休. 今年, 伴随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热播, 陈独秀再次走进了大 ...
-
“觉醒年代”最让人稀罕的,是那股救国者的浩然之气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影视独舌(ID:dusheme),作者:李星文,原文标题:<终评|<觉醒年代>里最让人稀罕的,是那股救国者的浩然之气>,头图来自:<觉醒年代>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