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法,为什么一定要重传统?

🔥书艺咀华咀嚼书法艺术之英华!

如题。这个问题,对于书法人而言,其实是一个不需要过多解释的问题。

但是,最近书艺君在留言区发现了一些质疑“学书当师古、当重视传统”的声音,这让我感到一丝忧虑。

「书艺咀华」一直在宣扬“师古”,甚至我们秉持的理念,第一条就是“回归书学传统”。可是,我们的粉丝却仍然在这个问题上纠结,这说明还有不少书法爱好者或学习者对这个问题存在疑惑。

按说,文艺讲究“百家争鸣”,但在一些基础性的问题上,还是应该有比较统一的认识。比如,在学习书法的“师法”问题上,自古至今,都是“以古为上”,并不是今天才这样的。建议大家看看这篇文章《“师古”与“学今”,过来人怎么看?

为什么“以古为上”?就像上面几个书友讲的,书法不能一味传承,不能一味拘泥于古人,否则还有什么创新可言?

这话乍一听似乎有理,但经不起推敲。书法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特性还不太一样,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会越来越发达,而书法却往往是每况愈下的。书法从古人那里产生,经过历代大家的传承、创新,最终达到了“诸体兼备、诸法皆善”的高度。后人所谓的“创新”,不过是在前贤拟定的技法规则中游戏罢了。

这种创新能经得起检验吗?

米芾厉害吧?米芾够狂吧?前代大部分青史留名的书法家,他统统不放在眼里。但是,他最后还是要深入传统,走上一条“集古字”的苦逼道路,可他集着集着,就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形成了自己的面貌。这就是传统的价值、古人的价值,传统和古人,永远是我们后人创新的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讲,传承就意味着创新。

我们讲得再简单一点,就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小孩儿,他想学走路,一开始总要有所扶助。而这个“扶助”,对于书法人来说,就是古人,就是古人留下来的古法和经典碑帖。你一上来就想丢掉“扶助”,其结果可想而知,很可能像总也学不会正常走路的小孩儿一样,一辈子都在“爬行”。学古人字,主要是学古人法。小孩儿学走路也是一样,不是学某个人怎么走路,而是学习走路的方法,否则如果那个人是罗圈腿,小孩儿学得越像越麻烦。赵孟頫说“用笔千古不易”是有着深刻道理的,这个“笔”就是笔法。

所以,一般而言,经常把“创新”“前进”等词汇挂在嘴边的人,都是书法初学者,或者是学了很多年却始终不入门的爱好者,他们体会不到深入传统的难度,更加体会不到艺术创新的难度。书法之创新,何其难也!一个书法学习者,一开始往往是雄心勃勃的,但越是深入传统,反而“胆子越小”了,越不敢轻言创新了。

有人说,不创新,书法不就停滞了吗?我想说,别说停滞了,能保持不倒退就是天大的好事了。你把今人的字,与古人的字放在一起对比一下,差距立即出来。我们才下了多少工夫,古人下了多少工夫啊。

阅读更多👇

🔥“临古”不易搞,王铎有妙招!

🔥读帖,是与古人灵魂对话🙏

🔥学习书法,要敬畏古法

🔥如何从古人处学笔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