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老战士袁启楼回忆录之十七:黄海道和平谈判签字庆祝会

(0)

相关推荐

  • 旅途的收获

    旅途的收获 海 曾经有一个将军派遣一个小分队去拦截敌人的商队,由于他们自己物资非常的贫乏,于是给他们的小分队只给了一袋枣.小分队的长官,为了节省每天给每一个人发一颗枣.让人们抿着自己的枣,然后喝着水, ...

  • 电影《芳华》中用机枪压制敌人的62式轻型坦克

    电影《芳华》中用机枪压制敌人的62式轻型坦克

  • 上甘岭坑道结构图 铁血丰碑――从《上甘岭》看志愿军坑道防御作战(上)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62周年纪念. 拍摄于1956年的黑白影片<上甘岭>是我国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一部经典影片.该片通过描述我志愿军的一个连队在上甘岭陈地上长达24天艰苦卓绝的作战,谱写了当年 ...

  • 红色博野▪长在脖子里的子弹丨整理:徐双圈、王树淼

    长在脖子里的子弹 2020年5月一天,博野县宋村93岁林小舵突然双手发痳,经过医院检查,发现他脖颈里有一颗子弹.经他推算,这颗子弹陪伴他73个春秋了. 自从发现了他脖颈里的有颗子弹,他才给人们讲起往事 ...

  • 志愿军老战士袁启楼回忆录之十六:细菌战

    上级通知,某某高地不远处,发现敌机空投之物,要求我们前去查询.连长刘成玺,副指导员张旭芝.我,以及工兵排.我们从速按指定方位赶到现场.兄弟部队消防兵已经团团围住,用赤色药粉正在消毒,到达部队都停在80 ...

  • 志愿军老战士袁启楼回忆录之十五:救战友

    嗵!炮弹出口,不是远射程榴弹炮,是八二迫击炮,我和战友苟焕相距也就是十几步远,都蹲在山坡树林下解大便.距上坡山头阵地不过二十米,步枪.机枪,断断续续地响着. 炮弹爆炸的烟尘,白天也看不清楚.只听妈呀妈 ...

  • 志愿军老战士袁启楼回忆录之十二:野菜团比上色果都好吃

    第38节 野菜团比上色果子好吃 花生米每人一碗.这是事务长栾文成宣布的.正发着口粮.忽然紧急集合号响起来了,多数班排没有领到,也只好作罢. 全连口粮只有那么多,如何是好?后坡枪声激烈,敌机三五成群轰炸 ...

  • 志愿军老战士袁启楼回忆录之十一:击落美国鬼子飞机

    第三十三节 又过了把瘾 和敌人直线距离相距不过200米,居高临下,地形有利,但要不断变换位置,不然敌人的八二炮弹,马上就可能打来,山上有树,敌人小飞机像跳蚤一样,窜上窜下,你来我往,不时扫射,我们随时 ...

  • 志愿军老战士袁启楼回忆录之十:战将边虎

    边虎往哪儿一站,就像大兴安岭山脉伊春林业局生长千年原始森林的一棵大红松.个头大,两肩宽,说话没有小嗓都大嗓门嗡嗡地.我从外表看,只以为一米八左右的身高,通过体检入朝时的体重,弄清体高是一米八还硬. 解 ...

  • 志愿军老战士袁启楼回忆录之十:河南大汉挖坑道

    常言说,力大身不亏. 工兵排班长刘兴帮,一米八的个头,往那一站,像垛墙,河南禹城人,饭量可观,混合面馒头,半斤两个,一顿可以吃八个,每顿如此,干起活来,好似猛虎下山,见活眼就红了. 朝鲜山连山,山里几 ...

  • 志愿军老战士袁启楼回忆录之九:大粪巧作防毒面具

    后来得知,白天在这里曾有一场恶战,敌人的尸体和伤员都丢在山坡上败退了.时隔七八个小时,俺们部队起身向下坡走,到一片人头高的灌木丛待命,肉体腐烂的气味臭不可闻,天大亮,落座周围到处都是破衣服.帽子.鞋. ...

  • 南川区石墙中心校拜访慰问志愿军老战士传承红色基因

    近日,重庆南川区石墙中心校组织学生到辖区内汇仓村拜访慰问了91岁高龄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才爷爷.师生们给李爷爷送去纯牛奶.高钙麦片.糖果:为老战士鞠躬行少先队队礼以表达对老英雄的崇高敬意和亲切慰问. 并 ...

  • 土楼王—承启楼

    来到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一定不能错过建在群山峻岭里的土楼.听居住在承启楼里人介绍,他们的祖先原是河南驻马店一带江姓居民.后因战乱逃荒到此,以种植茶树,制茶为生.到第十五代积累起的财富开始建造此楼.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