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棹歌】柱竿山范增庙

(0)

相关推荐

  • 理学——兰溪的文化主脉

    理学--兰溪的文化主脉 南宋以来,整个金华地区文化兴盛,出现了以吕祖谦.唐仲友为代表的婺州学派和以陈亮为代表的永康学派,他们所倡导的经世致用.重史求实.多元并存.义利并举等思想主张,构成了金华这一区域 ...

  • 民国26[1937]年重修兰溪香溪范氏宗谱 [残卷]

    兰溪香溪范氏宗谱 [残卷] 书名别名:兰江香溪范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约民国26[1937]年重修. 存1册 : 谱序.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

  • 兰溪理学文化名人

    兰溪理学文化名人 在整个兰溪来看,可以称得上与理学有关的人物有: 范浚 范浚字茂明,浙江省兰溪市香溪镇人,世称香溪先生.范浚生于北宋崇宁元年(1102),卒于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在北宋和南宋各 ...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唐·戴叔伦《兰溪棹歌》、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3首写景的千古名作,各有一个千古名句,第一首曾被誉为七律压卷

    唐诗之中,一直不乏写景的名句,我们在感叹诗人巧妙构思的同时,也沉浸在他们所创造的绝美意境中,让人心灵变得放松.澄澈. 1.[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此处"漠漠"表示广阔 ...

  • 《兰溪棹歌》戴叔伦 | 兰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鲤鱼来上滩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 ⑴兰溪:即婺州(今浙江金华)境内的兰溪江,也称兰江,浙江富春江上游一支流,在今浙江省兰溪市西南 ...

  • 柱竿山的传说

    柱竿山的传说 元朝末年,朱元璋率军与元军交战,因兵力不济,撤退到了三泉村附近的一座山上,于是,朱元璋命士兵坚守山口,自己却四面巡查,勘察地形.   这山青松茂密,树木葱茏,朱元璋在半山腰处钻来钻去,不 ...

  • 《兰溪棹歌》之高眉

    近日翻阅<兰溪棹歌>,发现第25首: 木落高眉见远青,重阳早菊弄聘婷. 今年懒向登高去,且坐城南阁老亭. 原注 高眉山(地名)去县东北二十五里,一峰高耸,群岫回环,石蹬临空,松阴盖地,境最 ...

  • 古柏垣、能仁院-----兰溪棹歌第五十二首考证

    古柏垣中春已深,枝头姑恶逞鸮音. 东风零落能仁院,草没香台不可闻. 原注 杨溪桥东有徐用检所结瞻庵,中有古柏垣,相传为宋.元所植.明太祖取婺时, 曾驻师其下,有方姓老人拜伏曰:此圣天子也!喜而赐之诗, ...

  • 兰溪棹歌[ 唐 ] 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

    兰溪棹歌 [ 唐 ]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 【兰溪棹歌】汇潭边上椒石山

    汇潭边上椒石山 汪诗编号 64: 跳珠溅玉汇成潭,椒石山前水染蓝.漫道武夷峰九曲,侬家相较更多三. 原注 椒石潭在县西北,椒石山下十二曲.山去县三十里上有飞瀑布如帘,冬夏不竭. 笺注 椒石:即焦石,在 ...

  • 【兰溪棹歌】 大仙故里有仙踪 葛洪炼丹在三峰

    大仙故里有仙踪  葛洪炼丹在三峰 汪诗24 黄湓闻说有仙踪, 我亦年来学饵松. 休道飞升安可望, 稚川丹井在三峰. 解释:在兰溪市云山街道的黄湓村,听说有晋代黄大仙的仙踪.黄湓为晋代叱石成羊的黄初平( ...

  • 【兰溪棹歌】忠孝克全三孝子

    忠孝克全三孝子              刘鑫 汪诗编号78 乞云有应陈天隐,祷雨无需金景文.忠孝克全从古少,董君节操更超群. 在黄店镇一带,古代属兰溪望云乡,宋代有陈天隐.董少舒.金景文三孝子,事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