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辅警管理条例,看辅警的福利与权利
辅警,顾名思义,警务辅助人员,是指根据社会治安形势发展和公安工作实际需要,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公安机关采取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等方式招聘使相关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参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管理,为公安机关日常运转和警务活动提供辅助支持的非人民警察身份人员。
通俗来讲,辅警与民警的日常工作大体相同,参与着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像是维护交通安全,社会治安等工作,都有辅警的身影。但与民警不同的是,绝大部分辅警是以劳务派遣的形式在公安机关或交警部分服务。
辅警的出现,主要源于民警警力的不足,是为了弥补编制不足,临时任务量大等情况,实行的一种警力补充。报考辅警,一方面可以满足成警的梦想,一方面也是争取到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机会。
目前天津在辅警管理上比较有代表性,本文就以《天津辅警管理条例》为例,给大家讲讲关于辅警的权利与福利
《条例》分为“总则”“招聘”“管理和监督”“权利、义务和保障”“法律责任”“附则”,共6章,29条。
如此篇幅里,最值得注意,最不能错过的有哪些?
1
公平公正 择优竞争
应聘警务辅助人员应当同时具备“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品行端正”“年满十八周岁”等六项条件,以及不得招聘为警务辅助人员的四项情形。
获得国家或者我市见义勇为、精神文明、志愿服务等表彰的人员以及退役军人报考警务辅助人员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
警务辅助人员招聘按照报名、考试、体检、考察、公示等程序实施。
公安机关应当与拟聘用警务辅助人员签订劳动合同。
2
严格管理 保障能力
市公安机关应当建立警务辅助人员培训制度,提高警务辅助人员素质和能力。
公安机关应当对警务辅助人员的工作绩效、遵章守纪、教育培训等情况进行监督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晋级、依法续签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主要依据。
警务辅助人员有“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严重违反警务辅助人员管理规定的”等五项情形之一的,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3
薪酬合理 福利齐全
市和区人民政府应当对警务辅助人员的工资薪酬、福利待遇、装备配置、教育训练以及日常管理等所需经费予以保障。
我市建立符合警务辅助人员特点的薪酬制度,按照分类分级管理要求,按照上一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合理确定警务辅助人员薪酬标准,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财政状况等因素实施动态调整。
公安机关应当为警务辅助人员依法办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缴存住房公积金。
警务辅助人员因工受伤、致残、死亡的,依照有关规定享受工伤等社会保险待遇;符合烈士评定条件的,依法评定为烈士,其遗属依照烈士褒扬的有关规定享受相关待遇。
综上所述,辅警报考门槛相对不高,对户籍、学历等方面的要求相对宽松,还会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和财政税收进行动态调整。女生考上辅警后,一般会安排内勤工作,工作压力较小,工资福利待遇却更极具保障,对于大多数心怀警察梦而难以实现的考生而言的确是一条更好的选择。
此外,辅警是不同于体制内一般的临时工作人员的,是有转正机会的。有重大立功表现,或是针对表现优秀的辅警人员可转正为公职编制。
辅警工作相对稳定,一般签订劳动合同在10年以上就可以签订无限期的劳动合同,基本上也是一种无形的铁饭碗,比起体制外的岗位来说,基本不受外界经济变动的影响。
以数据分析,2020年应届毕业生的人数达到了874万,根据非专业网站上,一组投票数据来看,有接近4成的毕业生会倾向选择公务员的工作,所以想要获得一份编制的工作难度是非常非常大的。选择辅警作为自己的一个工作过度或者是一个备用的选择,在这样的一个工作岗位上去不断的总结,去积累考,再向正式编制冲刺,也是一种比较稳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