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解密了“格物致知”,王阳明对朱熹“格竹”之争才可终结
相关推荐
-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是“认识论”与实践论”的关系吗?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是"认识论"与实践论"的关系吗? --对阳明心学理论体系的思考 文/辅仁君 一提王阳明,大家都会想到他提倡的"知行合 ...
-
【学点哲学】浅读《传习录》
文/李 俊 王阳明,这三个字,在当今社会,恐怕但凡是读过几年书的人,就没有不知道的,一直以来,王阳明都是一个偶像般的存在,很多著名的大人物,如张居正.曾国藩.梁启超.孙中山.蒋介石,甚至日本的东乡平 ...
-
揭秘心灵的奥秘,朱熹、王阳明成圣对我们的启示
修行 从格竹说起 大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今年的大明似乎风平浪静,除了南方的土人发生了叛乱,对于我们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土人叛乱并不是什么少见的事情,史官打着哈欠记载下了五年,广西土 ...
-
|阳明格竹: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在线收听
我们上一讲讲到王阳明对朱熹理学有所怀疑,才有了阳明心学.其实早在他创建心学的龙场悟道的许多年前,他就对朱熹理学已经产生了怀疑.那么他的这种怀疑是怎么发生的呢?导火索就是我们今天的国宝大熊猫最喜欢吃的一 ...
-
不了解王阳明《传习录》的背景和前提,读100遍都会云里雾里
(一)<传习录>不是成功心法 王阳明和他与弟子对话的<传习录>虽已快500年了,但今天很流行,到处都是学习社群.到处都是"专家"在讲解. 学什么讲什么呢? ...
-
【一点国学】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保持对自己的清醒认知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这句话是历来<论语>注释中争执最大的章句之一,而且同一句话,居然能得出完全相反的答案,从而把完全不同的政治形象,加到孔子身上. 这句话大致有这样几路解释: 第一种 ...
-
对一个“知”字的独到理解,让他变成了神
王圣人 (一) 看过前面文章的老读者知道(文末点击阅读),虽然王阳明是成功人士,但王阳明心学并不是什么成功学,而是与程朱理学一样,都是在儒家这颗千年古树上开的花.结的果. 但两者又有「异同」. 两者最 ...
-
不废话,一次说清楚:王阳明和朱熹在格物致知方面的区别
格物致知的问题来源 理学作为一次先秦儒家思想的复兴运动,理学对先秦儒家思想的重新建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本系统,也就是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 ...
-
王阳明和朱熹的跨时空之争:“格物致知”究竟是什么?
摘 要 格物致知,对这个词的理解,朱熹和王阳明,有着很大的分歧.而这种分歧的背后,是王阳明.朱熹对成圣之路的方法论的分歧. 王阳明和朱熹,隔着342年.这场对儒家经典的跨时空学术之争延续到今天,至今人 ...
-
王阳明格竹子格出了病,罪魁祸首是朱熹?朱熹:这个锅我不背
文 / 庄生晓梦 王阳明,作为中国有史以来儒家两个半圣人里的其中一位(注:儒家两个半圣人,两个分别是孔子与王阳明,半个指曾国藩.),建功立业.配享孔庙,可以说是盛极一时.不过,令人想不到的是,王阳明小 ...
-
历史解密为什么李清照给父亲李格非写的这诗充满了埋怨和思念
她想,父亲一人在外,应该也是倍加思念家里吧.于是铺好纸笺满眼泪滴提笔给父亲写下一阕<小重山> 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 ...
-
宋明理学两大宗师:王阳明和朱熹眼中的“心”
#历史回眸#无论是王阳明还是朱熹各自所代表的心学和理学,对于理,也就是天理.道等这些形而上的内容都是肯定的,这也是宋明理学的根本.宋明理学基于儒释道三家思想于一身关于天道的看法实际上也是宋元明清的封建 ...
-
[]王阳明与朱熹的同异在线收听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前边几讲是就王阳明心学当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做了一个基本的讲解.尽管这个讲解还是非常的简单的,并且也只是我个人的一种理解.但是我想王阳明心学当中所涉及到的一些主要问题,我觉得我们都基 ...
-
王阳明认为惟有天下之至诚,才能立天下之大...
王阳明认为惟有天下之至诚,才能立天下之大本.在他看来,"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字.做事情总是有一个先后的顺序,在谈到格物致知和诚意时,王阳明说"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 ...
-
荣格: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拯救者
你是否思考过这样的问题? 怎样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生活的真相是什么? 让我们一起看看, 心理学大师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的吧! 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瑞士心 ...
-
【启发】卡尔·荣格~“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拯救者”
读荣格,悟自己. 读荣格,悟自己. 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