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被后人誉为“七律之首”,连“诗仙”李白读了都不敢下笔提诗
相关推荐
-
名篇名诵 | 夏青诵咏崔颢《黄鹤楼》
https://www.ximalaya.com/lvyou/23194637/18028579 朗诵:夏青 雷声 演唱:童丽 撰文/制作:雷声 三伏天,钻进了火炉,去了武汉,因了一首诗,因了一座楼. ...
-
唐诗与考试|十八:诗仙李白那么有才,崔颢如何让他服气闭嘴?
在很久很久以前,某年某月的某一天,诗仙李白登临黄鹤楼赏光.登高凭栏,极目远眺,浩浩荡荡的长江,仿佛从天际而来,又向天边流去.大江两岸,山势雄峻逶迤,草木葱茏茂盛.壮美的景色,让李白诗兴大发,情不自禁之 ...
-
李白在黄鹤楼写诗,却遭一少年嘲笑,南京反而因此得一传世佳作
位于武汉市的黄鹤楼作为与滕王阁.岳阳楼齐名的江南三大名楼,历来就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这些文人墨客对黄鹤楼的喜爱毫不吝啬,留下了成百上千的美丽诗篇,给黄鹤楼盖上了一枚又一枚的精美华章."诗仙& ...
-
重复的意义
好的文章,惜字如金是一种常态,因为越是洗练的文字越容易实现准确与深刻,尤其是在以精炼短促著称的诗词中,有时多用一字多用一句便成败笔. 然而却有一些人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喜欢在极紧张的空间中奢侈地一字多 ...
-
【故事故事】黄鹤楼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是唐朝著名诗人,汴洲人氏,生长于京城长安 ...
-
李白的心结,斗气一辈子,《登金陵凤凰台》能否超越《黄鹤楼》?
你可能会感到意外,诗仙李白一生作诗无数,现存诗篇达1000余首,但他写的七律诗却少之又少,清朝赵翼在<瓯北诗话>中做过统计,说李白写古诗多.律诗少,其中五律有70余首,七律却是有10首:潘 ...
-
这首诗历来为世人推崇,被列唐人七律之首,连李白都搁笔自叹不如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唐诗三百首>是唐诗的精辟选集,能被列为唐诗七律之首,可见世人对它的推崇和器重.据说李白壮时年游山玩水,各处皆留下诗作,登黄鹤楼时本欲赋诗留念的,因见此诗作 ...
-
UC头条:苏轼酒后写下一首诗, 被后人誉为是“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的名篇
我国自古幅员辽阔,好山好水多的是,描写山水的诗词也从来不缺佳作.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苏轼在杭州做通判,杭州最有名的景点当然就是西湖,因此苏轼在杭州期间写下很多有关西湖的诗作,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这 ...
-
王安石这首传世名篇,连死对头苏轼读了都服气,成为宋诗压卷之作
王安石早年间与苏轼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个人可谓是惺惺相惜,经常在一起吟诗作对,但是后来王安石由于搞了一个"熙宁变法",从此两人由于在理念上的不同,最终他们反目成仇,成为了死对头. ...
-
诗仙、诗圣都是唐朝人,诗神却是宋朝人,你知道是谁吗?
诗人的这种雅号,一般是根据他们的创作风格或人物性格来取的,是高度概括的一种命名方法,特别唐朝时期,是中国诗歌文化的巅峰,有唐一朝出现的大神级诗人,比其他朝代加起来还要多,他们性格各异.诗风不同,于是后 ...
-
李白大醉后为青楼歌姬写的诗,不适合当众读,诗仙果然什么都敢写
对于古代的人年龄,我觉得是神秘的.佘太君百岁上战场,姜太公也是八九十岁才等待周文王.卫青霍去病年纪轻轻就已经统帅兵马,骆宾王六七岁就可以写出第一首诗而千古流传.我下意识想到为什么年纪那么小,就可以做那 ...
-
他就留下两首诗,一首很少有人知道,另一首誉为唐诗之首!【图文】
在我国的文化当中,古诗当是最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而在盛唐时期,大唐盛世的繁华昌盛多多少少都融进了当朝的诗歌当中,因此,提到古诗,便会想到中国,提到中国的古诗,则会想到唐诗,而提到唐 ...
-
贺铸沧桑豪迈的一首怀古词《台城游(水调歌头)》,被后人誉为可与陆游、辛弃疾争驱夺槊
南京古称金陵,是一座承载着千年兴衰的城市,自古而今,吟咏六朝古迹的诗歌极多,是唐宋诗词中常见的一个题材,比如,刘禹锡写过一首非常著名的<西塞山怀古>,开头便写道:"王浚楼船下益州 ...
-
米芾《蜀素帖》 ,亦称《拟古诗帖》,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
米芾<蜀素帖> ,亦称<拟古诗帖>,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结构奇险率意,变幻灵动,缩放有效,欹正相生,字形秀丽颀长,风姿翩翩,随意布势,不衫不履.用笔 ...
-
杜甫很著名的一首诗,被评为“七律鼻祖”,短短4句恢宏而悲壮
今天要讲的这首诗,也是在<唐诗三百首>中读到并且自然而然背下来的一首诗,很符合杜甫七律的特点,对仗工整却不见刻意,字句锤炼却一派天然,所以读起来特别的顺畅,在了解了诗意和结构之后,背下来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