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起兵讨伐董卓,董卓慌忙迁都长安暂避风头!
相关推荐
-
撕裂汉帝国的终极杀手——袁绍(八)
感谢各位点赞读者捧场,谢谢. (紧接上期) 董卓迁都 在有可能被盟军三面合围的危险中,董卓加快了迁都节奏.迁都长安,既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与凉州通道存在被白波军打断的危险问题,又可以避开盟军的锋芒,拉长 ...
-
三国:曹操、刘备、孙权能三分天下有其一,他们最该感谢的是谁?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从黄巾起义到董卓进京,再到诸侯混战,最后到三国形成,东汉灭亡. 东汉的灭亡不是因外敌入侵而亡,而是内部的一种自我调整,这和最终调整出来的晋朝被外敌消灭掉不同. 东汉朝廷的灭亡始于朝 ...
-
真理并非万能,有时候真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别人觉得这是真相
" 职场智谋 " 潜心研究古人的智慧,总结提炼智谋精髓,古今结合,详细揭秘职场潜规则以及办公室政治 [参考书籍]<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一 [事由]这时候天下的豪杰之士,都 ...
-
看看刘备和曹操,就知道什么叫输在起跑线上
你家八辈子贫农,到你终于上了大学,隔壁老王的孩子和你发小,老王是副部级以上干部,老王的儿子也上了大学.十年后,你还在挣扎这还房贷,连中产的地位能不能保住,都很成问题.有一天,你在电视上看到,老王的儿子 ...
-
大道至诚,阴鸷之主带不出最强的队伍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献皇帝 初平二年 公元191年 绍遂领冀州牧,承制以馥为奋威将军,而无所将御,亦无官属. 绍以广平沮授为奋武将军,使监护诸将,宠遇甚厚. 魏郡审配.巨鹿田丰并以 ...
-
汉献帝最信任的人是谁?董卓迁都长安背后的角力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 关东诸将议:以朝廷幼冲,迫于董卓,远隔关塞,不知存否,幽州牧刘虞,宗室贤俊,欲共立为主.这是<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二:孝献皇帝乙初平二年(辛未.191)> ...
-
袁绍:一个因董卓而耽误的士族,东汉一度落入他的手中
在汉朝的历史之中一直都有一个地位很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士族.士族大致可以分为几种,其中最高级的代表也就是杨修和袁绍,两人身上都有一个标签,那就是四世三公.袁绍出自汝南袁氏,是正宗的名门之后.在这一种士族 ...
-
激荡四百年:张方胁迫司马衷迁都长安,司马越以此为名出兵讨伐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4篇 好不容易回到洛阳,年近五十的司马衷尚未洗去身上的尘土,等待他的是又一次迁徙. 张方手下的士兵都来自雍州,在洛阳抢劫一番后,想着早日回到家乡和妻儿 ...
-
何进,为什么要同意袁绍的建议招董卓入京?
袁绍等人向何进提出要诛杀宦官的建议,为什么何进老是犹犹豫豫? 基于以前的历史,皇帝靠宦官杀掉外戚亲政,这何进也不是傻子他为何不听这些意见呢? 首先东汉中后期开始,朝廷主要是以皇帝和宦官,太后和外戚为主 ...
-
赵匡胤欲迁都长安,遭群臣反对后妥协,预言出北宋百年后的国运
公元960年正月,后周禁军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率军杀回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逼迫后周恭帝禅位.随后,赵匡胤登基称帝,改元建隆,国号 ...
-
北宋如果迁都长安,后世会出现靖康之难吗?迁都的话等不到那一天
北宋太祖皇帝当年想迁都长安这个梗,最初来源于南宋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在网上一直流传很广. 帝生于洛阳,乐其土风,常有迁都之意--帝之弗从.晋王又从容言曰:"迁都未便.&qu ...
-
宋太祖想迁都长安,大臣强烈反对,他预言宋朝会挨打百年后应验
因战国时的魏国,五代时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朝后期,都曾建都于开封,所以开封素有"七朝古都"之称.就地理环境而言,自古统治者择都大多选取龙盘虎踞.山河四塞.有险可守的 ...
-
北宋如果迁都长安,将彻底解决外患,为什么大家都不同意
公元959年,北周世宗皇帝柴荣在北伐途中病逝,皇位传于只有6岁的幼子柴宗训,造成巨大的权力真空,北周殿前都检点赵匡胤趁机于次年在部下的拥戴下"黄袍加身",建立了大宋王朝. 赵匡胤是 ...
-
把长安改名西安的人是谁?明朝曾差点迁都长安
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拥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但到了宋朝,长安则被弃用,选择了河南开封作为都城,其实朱元璋上位以后对于都城的选择还重新考虑过长安,差点就把首都又搬回长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