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个人独资企业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0)

相关推荐

  • 看看税收优惠政策中个人独资企业核定征收是如何操作的

    看看税收优惠政策中个人独资企业核定征收是如何操作的 税收优惠政策,大家都不陌生,它是地方或国家未来帮助企业合理合法减税,降低企业的税负压力而出具的. 这里面有国家性政策,也有地方性政策,我们目前最常用 ...

  • 年底各个行业怎么解决成本票问题?简单方法+合理方法

    快到年底了,不论是开票方还是接票方,都面临着一定的票务上的压力. 开.接票方年底各自面临的问题 接票方:到了年底,企业才可以准确知道利润总额,然而年底发票紧张,企业很难把成本票都冲进来,导致企业所得税 ...

  • 通过企业组织形式性质,不仅能解决缺成本票问题还免征企业所得税

    成本票这个东西,不交税的时候想不起,要纳税了才着急没有足够的税前抵扣.因为无法获得足够的成本票的话,就会导致利润虚高,企业所得税就自然变高,25%的企业所得税可能会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很多企业 ...

  • 2021年公司缺成本票、个人所得税高如何解决?看看这个方案

    一.公司节税方案(公司有开支无成本发票) 李老板公司年收入2000万元,其中有500万未取得成本发票,缴纳企业所得税125万,另外还有分红个税 . [解决方案]在河南税收园区成立一家个人独资企业,将无 ...

  • 2021年最全的减税方案,你学到没

    2021年最全的减税方案,你学到没 2021年已经接近去了一半了,许多企业开始着手准备合理的税收筹划,享受地方政策的优惠,把企业税负降到最低,那有哪些政策可以利用,又是否适合你们企业呢? 我接触过一些 ...

  • 个人独资核定征收的税率是多少?为何可以降税?

    合理的降税基本是每个公司都想要做的事情,除了本身就没有多少税收的企业,但绝大部分企业都是需要合理的降税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等,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需要成本费用来抵充,个人所得税如果是分红 ...

  • 企业成本票欠缺,导致企业利润虚高,该如何降低企业税负压力

    企业成本票欠缺,导致企业利润虚高,该如何降低企业税负压力 很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差成本票的问题,有一些采购方在采购的时候会为了降低成本,而不要发票,可能采购人员当时会觉得自己为公司节约了,其实 ...

  • 地方性税收优惠政策哪类企业可以入驻享受?

    税收优惠政策,是指国家运用税收政策在税收法律.行政法规中规定对某一部分特定企业和课税对象给予减轻或免除税收负担的一种措施.那么税收优惠政策能为企业带来哪些好处? 1.实现企业的合理节税: 2.提高企业 ...

  • 在园区注册个人独资企业享受核定征收0.6%

    在园区注册个人独资企业享受核定征收0.6% 全国很多企业都会寻找合适的税收洼地注册个人独资企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企业青睐个人独资企业呢?而这些企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要知道企业在正常经营中都会遇到成本票 ...

  • 公司缺乏成本造成所得税高该如何解决

    一:公司缺乏成本会怎样 公司在经营中难免会有一些支付而无法取得对应的支出发票,支出发票可以当做成本票抵扣公司所得税,公司如缺乏成本票就会造成公司利润虚高,公司利润虚高所得税负压力也就大.那公司在利润虚 ...

  • 年初在即,明年个人独资企业核定征收还能核定征收吗?

    个人独资企业的核定征收目前已被不少人耳熟能详,为一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适用的征收率为3%,专票和普票都可以开,但它自身接受专票是不能抵扣的,所以如果有成本费用只要普票即可. 虽然其也是企业,但是依法 ...

  • 核定征收的优势在哪儿?为何税筹都选择核定征收?

    前言:哪些地方有痛点,哪里就有市场.一般企业税收的痛点就是进项成本费用的问题,缺乏成本费用直接就造成企业所得税的升高.如原本实际利润只有200万,但是由于缺乏成本票,造成利润虚高至300万,那么25% ...

  • 个人独资企业享受核定现状

    不少企业都在通过成立个人独资企业,享受核定征收政策减少税收压力的,但是成立个人独资企业不是想成立就成立的,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行业能不能核定征收.业务是否真实.事前核定还是事后核定等等. 成立个人 ...

  • 企业缺乏成本票或个人被甲方要求开票时该怎么办

    目前,许多行业面临成本不足的问题,本质上发生了征税行为,给对方付款后理应从对方那里收回成本发票,但实际却有很多偏差,无法拿回成本票的情况屡见不鲜.结果就是,企业成本权证严重不足,纳税时需要承担高额所得 ...

  • 企业税收筹划节税小技巧,核定征收妙中妙,减税降负都知道

    企业税收筹划节税小技巧,核定征收妙中妙,减税降负都知道 今年针对企业在税收的优惠上,国家支持的力度又增强了,但是企业享受政策的门槛也更加高了,企业要想做税收筹划,并不像以前一样随随便便找个政策就解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