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野菊烂漫 路转山头忽见

菊科广布全世界,约有1000属,25000-30000种,我国约有200余属,2000多种。菊科花朵几乎都是那种典型的头状花序,差异细微,辨识困难,可谓植物分类第一大“坑”。不要说我们这样靠颜值认植物的业余爱好者,就是真正植物分类专业的专业人士,看到菊科往往也会顾左右而言他,甚至戏言野外见到菊科就直接踩死。

玩笑归玩笑,虽然菊科植物那么多,但我们身边常见的野生菊科,也就那么几种,花点功夫,还是可以辨识一二的。野生菊科植物有春夏季节开花的,比如蒲公英、蒲儿根、春飞蓬、泥胡菜等等,但多数是秋冬季节开花的,比如本篇所列举的十一种都是。这些野菊花,均为最近一两个月在宁波山野拍下的,它们在华东一带基本都有分布,具有一定代表性。

辨识菊科植物,可以多方面来看,比如看花朵颜色,有黄、白、紫几种;还可以看头状花序是由舌状花还是管状花组成,或者两者结合而成;再往细里面去,就要看“花屁股”,即苞片的层数、形状和多少,所以拍花不仅要拍正面照,还要翻过来拍“花底照”,才好准确鉴定;另外,叶子的形状、有无锯齿、有毛无毛等等,都是辨识野菊花的重要参考因素。下面结合具体种来看一看。

1、三脉紫菀 Aster ageratoides

菊科 Compositae>> 紫菀属

别名野:白菊花(植物名实图考),山白菊(贵州土名),山雪花、白升麻、三脉叶马兰(中国植物图鉴),鸡儿肠。

三脉紫菀在宁波山野最为常见,而且常常成片出现,故排在最前面。正如其名,本种的辨识特征是叶脉,离基3出脉,侧脉3-4对,网脉很明显。舌状花与管状花组合,中间管状花花冠有红褐色、也有黄色,对应花盘有显示黄色,有显示红褐色。

2、陀螺紫菀  Aster turbinatus

菊科 Compositae>> 紫菀属

别名:一枝香、百条根(浙江俗名),单头紫菀(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

与三脉紫菀相比,陀螺紫菀颜色更紫,花型更大,颜值更高,而且手感很特殊,无论枝、叶都被有糙毛,摸起来感觉非常粗糙,“过手不忘”。此花最大的特色是花序梗,有密集而渐转变为总苞片的苞叶,覆瓦状排列的样子,好似鳞片满身的蛇段。陀螺紫菀单枝或具长分枝,花朵生于叶腋,整株看起来就是一条缀满紫花的花棒。

3、野菊    Chrysanthemum indicum

菊科 Compositae>> 茼蒿属

别名:疟疾草(江苏),苦薏、路边黄,山菊花(福建),黄菊仔(广西),菊花脑(南京)。

本种名气最大,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几乎成为山野菊花的代名词,故不多介绍。在家乡新干,田埂路边到处都是,闻起来有一股可人的菊香。野菊的叶、花及全草入药,乡人常常采摘泡茶、做药,可以清热解毒,疏风散热,散瘀,明目,降血压。宁波遇见少一些,偶尔看见一两丛而已。

4、马兰   Aster indica

菊科 Compositae>> 紫菀属

别名:马兰头(救荒本草),鸡儿肠(误用名),田边菊,路边菊,鱼鳅串,蓑衣莲。 

11种野菊花之中,本种味道最好。宁波人著名小菜马兰香干,就是采摘它的嫩叶制成,是我最喜欢的凉菜之一。马兰不仅好吃,颜值也很高,看来洁白素雅,非常有灵气。此花分布很广,山间田野随处可见,甚至城市也有,上面这些就是在宁波工程学院草坪上拍到的。

5、一枝黄花   Solidago decurrens

菊科 Compositae>> 一枝黄花属

一枝黄花是我国南方土产,与凶恶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比起来,个头更玲珑,模样更秀气,关键是温柔,如果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这就是一小家碧玉,那个歪果花,简直就是江洋大盗。

6、大狼杷草   Bidens frondosa

菊科 Compositae>> 鬼针草属

本种估计11种之中个子是最高的,田野路边经常看见超过一人高的大狼杷草。大狼杷草很容易和鬼针草混淆,两者区别很细微,都只有管状花,花下都有叶状苞片,看花根本看不出来。两者的茎不同,鬼针草的茎钝四棱形,而大狼杷草茎近圆形,常带紫色,个子也比鬼针草高出不少。

7、牛膝菊  Galinsoga parviflora

菊科 Compositae>> 牛膝菊属

别名:辣子草,向阳花,珍珠草,铜锤草(云南)

本种是11种之中花型最小的,别看微距拍这么大,其实花朵只有两颗豆子那么大。五瓣白色的圆胖版三尖两刃刀般的舌状花,是它最大的特色,看起来非常可爱。此物分布极广,远在马来西亚云顶高原都遇见过它。

8、千里光   Senecio scandens

菊科 Compositae>> 千里光属

别名:九里明(植物名实图考),蔓黄菀(台湾植物志)。

作为一种开着黄花的多年生攀援草本,台湾蔓黄菀的名字还是比较贴切的。千里光的叶形变化很大,叶片卵状披针形至长三角形都有。总苞圆柱状钟形,黄色的舌状花8-10瓣,长且稀疏。很奇怪千里光这个名字,不知何解?

9、黄瓜假还阳参  Crepidiastrum denticulatum

菊科 Compositae>> 假还阳参属

这是一个名字最奇怪的菊科,假还阳参就很奇怪了,再加一根黄瓜就更莫名了,难道是说此花含苞的样子像小黄瓜?而且中志、浙志都找不到记载,只有中国植物图像库有记录,看那些图片拍摄地,似乎从东北往南很多省份都有分布,国庆在江西,最近在浙江山野,常常看见。

10、蓟  Cirsium japonicum

菊科 Compositae>> 蓟属

别名:山萝卜(广东),大蓟(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地萝卜(广西)。

开紫色花朵的菊科,春天里还有泥胡菜。原来以为宁波没有大蓟,11月12日跟着林海伦老师去东海云顶,在一个树林里发现了它,就这么一株,还开着花。

11、豨莶   Siegesbeckia orientalis

菊科 Compositae>> 豨莶属Siegesbeckia

别名:虾柑草(广州),粘糊菜。

豨莶估计是最难读的菊科,还是标拼音先:xī xiān。字会读了,然而它们啥意思呢?《本草纲目》引《韵书》曰:“楚人呼猪为豨,呼草之气味辛毒为莶。此草气臭如猪而味莶螫,故谓之豨莶。”豨莶的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舌状花形状和牛膝菊一样,只是颜色数量不同,黄色,8瓣;外层有5-6枚线状匙形苞片,整体看起来像是吊扇就要旋转起来一样。

(非常感谢拈花惹草部落老鼠拉冬瓜、大花金鸡菊、老勿大、翅果菊诸位老师对本文的专业指导。)

跟着草木 走过四季


关爱自然  敬畏生命

(0)

相关推荐